專訪環保外賣餐具生產商韓瑞源

專訪環保外賣餐具生產商韓瑞源



2020年全球熱話,居首位者肯定是武漢肺炎。但一年下來,大家最常使用即棄物品,尤其是口罩及外賣餐具,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之鉅,各國政府置若罔聞,環保團體亦一直噤聲;連左膠至愛,瑞典「環保少女」Greta Thunberg更是整年隱匿不出 - 不過,這不代表我們只能眼巴巴看著地球先生、大地之母,被垃圾所揉躪。

韓瑞源(Rik)就是身體力行之一員。他研發以蔗渣或竹纖維製成外賣餐具之技術,並在生產過程加入不傷害環境並達食用級數的防水防油劑;餐具埋在泥土裡,九十日內可完全降解,真正「化作春泥更護花」。

「撫心自問,我的產品對得住人,也對得住天地!」

產品九十日完全降解,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一般人認知裡,環保與外賣餐具之間,兩者從根本上矛盾;但Rik並不是這樣看。「正如婆媳關係,有人認為兩者不能和平共存,但其實不然。環保既是概念也是趨勢,但外賣餐具乃都市人日常生活中必定會接觸到的物件,實在難以完全避免。盡力保護地球先生是我們的責任,但當必須要用到外賣餐具時,若可選用為大地帶來更少負擔的產品,這亦算是一種慈悲吧?情緒勒索已不合時宜,且只會帶來反效果。如何引導大家減少使用塑膠,才能達致人類與環境雙贏 - 誠然,從生意人角度出發,辦食肆,成本幾乎是最重要;塑膠製的外賣餐具既便宜又方便,誰不喜歡?但若我能在提升自家產品質素的同時,將售價與塑膠製即棄餐具價錢的差額盡量拉近,那就多一個誘因吸引食肆轉用了。」

Rik又解釋,塑膠外賣餐具由於原材料便宜,而且生產步驟只有兩個,正式慳水慳力;但他的產品最少需要五個工序,所需時間更長。「我們先將原材料打漿,再加入添加劑;待凝固後過濾網,才能以模具製成特定的形狀;定型後要切邊,需約四十秒至一分鐘才完成一件。若是換成塑膠,只要有機器、有模具,放入膠粒,按下開關掣,十秒內就製成一件產品。」

他接著又以自家出品的杯子為例去說明,看似普通的成品,其實當中大有學問。「由於杯子要有一定的容量,因此底部設計較深;但這麼一來,製作時更難脫模了。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成品觸感順滑而且邊位做得細緻,使用時不會令唇部感到不適。坊間有許多同類型,以環保物類製成的即棄杯子,但以我所知,來到今日,亦未有一件能及得上我們的水準 - 這一切,食肆或消費者可能未必發現;但若對方也具有環保意識,自然明瞭當中難以用金錢衡量的價值。」


不欲家業斷送 為繼承父業放棄升學

他坦言自己從來都不是環保份子,讀書時只想當一個會計師,當初只為繼承了家業而入行,期間卻發掘到無窮趣味與及人生意義;今日他擁有自己的環保外賣餐具生意以及美滿家庭,三代同堂,可謂人生贏家。

「你睇我好,我睇你好啦!每個人背後都有掙扎,我也是一番辛苦過後,才有眼前的成果;但這一切不是偶然的。我仍要不斷努力!」

與Rik聊天著實痛快。他沒有架子,成功、失敗、挫折、機遇、低潮......一一傾囊盡訴,毫無保留。「父親於上個世紀從大陸來港,今日已過八旬。他本是大學生,主修建築,無奈來港後學歷不獲認可,亦不愔英語,只好由低做起。我家的本業並非與環保相關,但九十年代末環保意識抬頭,台灣有不少廠商研發環保外賣餐具,他因憧憬商機,故亦開始投資研發同類型產品 - 當時的我還是個中學生,暑假要到父親位於中國的辦公室做幫工。」

「猶記得那時候,專門生產環保相關產品的工廠如雨後春荀,單是廣東省及周邊,高峰時期超過三四百間!但由於一切都是起步階段,父親甚麼都不懂,每步都要摸著石頭過河;為了研發以蔗渣或竹纖維製作外賣餐具之技術,花了很多錢但效果未臻完善,加上售價偏貴,香港的市場及消費者無法承受。最後因欠債逾千萬,不得不結束工廠,改為委託四川、廣東的工廠生產,2000年初起,轉攻歐美市場。」

如此巨變,Rik看在眼裡,心有餘悸 - 他是孻仔,對上三個姐姐,因此「家業」的擔子,不作他人選。「我一心希望成為會計師,更報考了相關的公開試。但因為要到父親的公司幫手,只好放棄升學機會。」可曾心有不甘?他坦言人浮於事:「打工仔嘛,東家唔打打西家;但思前想後,要是我家連生計都沒了,還談甚麼理想?同時,身為兒子,看著父親的心血斷送,實在心有不甘!」


咬緊牙關挨過低潮 克勤小物否極泰來

一句「不甘心」,Rik在廿歲出頭時起,咬緊牙關,付出更多的努力。同齡的人下班後去行街食飯,他選擇留在公司至夜深,只為「計掂條數」;周末周日及公眾假期都是計劃出遊的好時機,他卻每逢星期五午飯過後,於下午時份乘車北上,抵達時已是翌晨,皆因工廠位於廣東省邊埵;星期日中午乘車,星期一早上抵港上班。「『世界工廠』質素良莠不齊,更何況那些工廠都不是由我們直接管理呢?身為客戶,為確保成品的準繩度,必須親力親為,容不下半點差池 - 我們實在無法負擔額外支出!」

「就算不用北上,我都會宅在家裡,只為將吃喝玩樂的錢省下來。(你是如果熬過來的?)坦白說,當你的長期足襟見肘、入不敷支,就會領悟到,身處人生最低潮,再差亦莫過於此。放棄很容易,但只要肯捱,一定捱得過。」

即使在艱難時期,Rik仍不忘記行善,為深水埗明哥的「北河同行」提供外賣飯盒及餐具。「隨著日子,我在工作中找到產品的價值,也找到自己的價值 - 非關金錢,而是為社會帶來改變。若當年我選擇升學,今日或已成為專業人士,擁有高薪厚職、成為人上人;但終有一日會被取代,公司少了我亦不致世界末日。但父親的生意又會變成何等模樣?有沒有人,願意像我一樣,廢寢忘餐、披星戴月地去鑽研製作環保即棄餐具的技術?有本地公司專注生產對環境如此友善的外賣餐具嗎?」

「自問無法與Steve Jobs、Elon Musk相題並論,但一想到自己的堅持能夠改變社會,令世界逐漸變得更好,使命感與成功感悠然而生,使得我即使遇到困難時,亦能沉著應對,不致自亂陣腳。」


經歷近十年時間,方令公司上軌道;現時除食肆外,不少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都是他的客戶。Rik笑言自己遺傳了父親的堅持,當決心要做一件事,就不會輕言放棄。「由加入公司到今日,父親與我一路走來,都有著這份堅持。不過,我亦從他的身上學到,不能太執著,尤其是做生意 - 他不惜工本只為做好一件產品!但營運一間公司,而公司要長期運作,就要妥協、取捨。這不代表要而求其次,而是明白到凡事量力而為,方能細水長流。」

「剛才提到塑膠製的即棄餐具的生產過程,可以想像成本有多便宜!但我在妥協之中,不失堅持 - 曾有廠家說我的要求太高,建議我改以廢紙製作紙盒,然後上燙一層膠膜,既防水防油亦可省回添加劑,更大大縮短生產時間和效率,而且產品硬度媲美塑膠,兼且更便宜;另外,又有廠商提議我放棄再生能源,選用煤電以降低成本......」Rik說當時的顧慮是,在一件環保產品的背後,其生產過程又會否影響環境?

「紙盒燙上膠膜後的確既輕巧又實用,但回收後處理的成本將會大幅上升,鮮有回收商願意接收;至於煤電對環境的影響,不用我多說,可謂人所共知!多年以來,我心裡有數;妥協與堅持之間,必須拿捏得非常準確!」


擇善固執不妥協 堅持以低價支援食肆

說到堅持與妥協,瘟疫政治,還有港府的「口罩令」、「限聚令」、「限商令」等,重重打擊本地餐飲業 - 尤其是限制食肆堂食時間,一時間迫令市民若不自煮,就必須光顧外賣;若不在家裡吃飯,就要拿著食物到公園或街頭吃。這段時間內,Rik決定卻將其產品以貼近一般塑膠製外賣餐具的價錢售予食肆。

「我也有家庭,家裡人也要吃飯呀!我們從小到大都住在元朗,多年來經常驅車到市中心的食肆吃飯或買外賣,與餐廳老闆、店員早已非常熟稔。『禁堂食令』期間,他們說全港所有餐廳食肆都搶購塑膠製飯盒及外賣餐具,令售價一時間水漲船高,尤如股票。雖說其產量又大又快,但疫情令貨期一拖再拖,故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甚至有價無市!他們苦著臉表示,現實是如此意興闌珊,已有結業之打算......我與太太聽得心很痛,且不欲失卻光顧多年的美食,遂決定以貼近成本的優惠價為他們提供飯盒及外賣餐具。」生意才上軌道不久,這樣一搞,會蝕本嗎?

「不能單從金錢的角度出發去看待事情。那些餐廳我已光顧多年,他們不單認識我,也認識我所有家庭成員,更盛載無數的回憶。看著他們從往日門庭若市變成今日的門可羅雀,雖說我的客戶都是食肆,但若還要去刮一筆,實在太短視、太無道義了!當然,我亦不能犧牲公司同事的生計,因此選了幾款造價較便宜的產品,以低價發售 - 當價錢成為誘因,就能吸引他們試用;用過了就會知道我們的產品質素有多好,亦更環保。長遠而言,待經濟和市道有改善,我有信心,客戶的『回頭率』亦不差!」他又表示,當日為開拓海外業務花了大量時間和金錢去鑽研生產技術,今日都成為了助力。「那年頭,我們集中提升產品質素以符合各國要求,並已取得不同的證書,現在我們可專心發展本地市場以及研發新產品。」

此刻的Rik父親每日弄孫為樂,閒時與友人到處去,非常愜意。至於Rik則繼續努力,務求增加產品在香港市場的佔有率。「目前歐美市場已臻成熟,但環保即棄餐具佔全港市場只有約百份之五 - 當達到約百份之二十至三十,整個行業不單可以自給自足,更會愈來愈壯大!我期待這一日。」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88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