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施政報告擬定「人才清單」,明顯就是針對香港人講求「專業精神」的性格,藉著輸入大陸專才,實行職業清洗,消磨本港公民社會講求程序公正、對抗獨裁政府的力量。
在社運圈中,雖常有行業「專業霸權」之說,但毫無疑問,香港得以成為國際都會,實有賴各行各業於八、九十年代漸趨制度化和專業化之故。
從事這些「專業職系」的階層,通過建立種種專業考核和註冊制度,孕育了港人做事有規有舉、尊重程序制度、講求公平公正的「專業精神」,如律師、會計師、教師、社工等便是鮮明的例子。
然而,這種「專業精神」在專制政權眼中,可說是最大的阻力之一。因為講求專業、講求程序,就會為 「人治」極權政府帶來麻煩。
今次「滅港」報告,一方面通過調整海外人才輸入的有關政策,廢除「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使大陸人申請來港工作的程序更簡便,亦近乎沒有資產、學歷等較為嚴格的審核門檻。
另一方面,「人才清單」與人才輸入政策相配合,瞄準各個專業職位,包括醫生、律師、建築師、教師、社工等10多個行業,更有效率地進行行業清洗,使本港專業中產階層向下流,加速香港大陸化,方便「再殖民」管治。
首先,先不管「爭飯碗」、行業認證等問題,政府雖解釋設立「人口清單」是為了「優化人口」的需要,但事實上,有不少工種根本不能依靠「外地專才」,譬如社工、心理醫生、律師等,因為這些行業必須熟悉香港的社會狀況和社會問題,才能實踐專業的。
其次,清單中有不少行業根本沒有輸入外勞的迫切性。以社工為例,這兩年政府統計已指出,由於近年副學生社工課程大幅增加,以致人手過剩,明年更計劃縮減政府資助的大專學院社工學額。
中小學教師亦見類似情況,但政府卻在一邊人手過剩的同時,一邊針對相關行業輸入大陸外勞,這個政策實在太自相矛盾了,難道「岸九」真是無極限的嗎?
因此難免令人端測背後的政治陰謀,向來律師、教師、社工等都是爭取民主的中堅力量,亦是民主派的主要票源,如今689政府借「人口清單」進行行業清洗之心,太過「路人皆見」了。
什麼施政報告全是屁話,實質是港共的殖民計劃,689,「你點解咁仆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