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掃街的本土「滋」味

深水埗掃街的本土「滋」味



「味道」,不只是個人的選擇,還是本土身份的養料。

年初二、初三這兩天,相信很多網友的facebook被一堆美食洗版,有皮薄餡靚的鮮製腸粉、香味濃郁的咖喱魚蛋、正宗炭燒的雞汁雞髀、别出新穎的辣椒炒燒賣,當然少不了那串「入面有屎」的炸大腸呢!這個深水埗桂林夜市,比灣仔美食節更富地道的香港「滋」味吧。

可是,有些人引用一隻雞的話說︰「香港變了,要接受。」他們以為,昔日的滋味在地產霸權、領匯扼殺、港共治港的時代,已經成為往日的追憶。香港人應該學會放下身段,好好食用「地溝油」、品嚐「貓兒老鼠肉烤串」等。小朋友生日就吃一隻蘇丹紅「假雞蛋」吧!

不,還不止這樣,香港本來的街頭小食亦要和「普教中」一樣,由官方規定叫法︰魚蛋叫作「魚丸」、炸雞髀叫「炸雞腿」、韮菜豬紅叫「韭菜豬血」、生菜魚肉叫「結球生菜肉滑」……怎麼本來令人垂涏三尺的街頭小食,既給人一種陌生,又倒人胃口的感覺?

沒錯,這就是外來口味,與「地道」美食的分别。這個分别的差異,不止是「好好食!」的感覺,更在於當中的集體認同。每一款地道美食,除了當下的美味外,還寄令着當地人的故事、歷史,以及文化內涵。譬如,有言蛋撻是在1920年代於廣州出現,各大百貨公司在這個「五口通商」之一的口岸為了吸引顧客,於是設計了這款「星期美點」作招徠。後來「蛋撻」隨着國民黨失勢而流傳至香港,並在1950-1980年代,由於英國的high tea文化在本港日漸普及,又適逢香港經濟起飛,「蛋撻」不但伴隨「茶餐廳」而興起,並且成為普羅大眾的地道美食。甚至九七前,彭定康剛來港就任港督,就在鏡頭前鯨吞多隻蛋撻,成為一時佳話。

為甚麼連一個來自未主國的殖民政府官員都懂得欣賞「地道」美食?反而,常常把「港人利益着想」掛在口邊的689政府,在自己把關不力的情况下,叫香港人過年不要再食「活 雞」;又總是伺機配合中共,如在中小學裡推行洗腦教育、叫大學生返大陸讀書、把失去工作能力的老人送返大陸、貶低廣東話為「非官方方言」等等。

一切一切,只道出一個事實︰港共政權的任務,不只是以專制手段馴化香港人,更甚的是把港人崇尚的習慣風俗連根拔起。假若香港人再不重拾自尊,奮起反抗,結果只是像《金雞sss》中的妓女阿金那樣,每天如螻蟻般苟且偷生,並只能自我安慰「做雞甚麼都要賣,但不要迷失自己」。到了那個時候,你就會後悔,為甚麼當初不好好珍惜那串「有屎的」炸大腸,和那「打人牙骹軟」的炸雞髀。

為了那僅餘的地道滋味,一起本土起義吧。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