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的泡沫幻夢

建國的泡沫幻夢



被回歸的十七年過去,香港背靠祖國的施政方針非但行不通,更讓香港泥足深陷於大陸的經濟不穩及政治鬥爭之中。特區政府無力管理香港社會,因此重創香港的民生。本土優先的主張正切合現時的社會環境及需要,加上梁振英對港獨的順水推舟,令《香港民族論》洛陽紙貴,不少人紛紛加入港獨、建國及本土其他派別(城邦派、自治派、歸英派等等)的討論。本土派霎時間步入百家爭鳴的狀態。

我突然反思,本土各派在討論及支持者數量上這種泡沫一般急速膨脹的趨勢,對本土主義的成長及更長遠的建國真的有正面的作用嗎?

首先,梁振英絕非善類,他不會無故為任何人做順水人情;他亦應該清楚自己的份量,他公開表示不鼓勵、反對的事物,香港人就會去追捧。「人民鬥人民」又是中共慣有的伎倆,從文化大革命一直沿用至今。由此推測,梁振英公開聲稱不鼓勵《香港民族論》,將其標籤為港獨思想,會否亦打着「本土鬥本土」的如意算盤,意圖令本土派陷入內部矛盾、互相消耗?

更何況,香港人素有盲目追捧的風氣,金融投資、佔領期間的學聯代表岑周二人等,其支持者甚少對其作出分析及加以反思。當這種風氣來襲本土派,再加上梁振英的鼓吹就令我不禁質疑,當中幾多參與討論的人認識及了解不同本土派別的理論及發展;又有幾多討論者能夠針對這些理論進行客觀、條理分明的辯論,從而提出嶄新的發展方向或具體的實踐方法。因為本土各派的勢力相當脆弱,既受港共之壓迫,又恐受左膠的滲透及出賣。唯有釐清及完善自身的理論,使之更為清晰成熟,方能為日後不同形式的抗爭方式,提供客觀有力的支持及基礎,以及避免出現「為團結而團結」或完全互不合作等盲目的處事手法。

誠然,更多人去認識及接觸本土主義,對默默耕耘多時的本土派是一種鼓舞,但受到鼓舞不等於要沉醉其中,倘若本土派只沉溺於表面上的支持者增多的現象的話,恐怕會重蹈覆轍,像日本的泡沫經濟、大陸的豆腐渣工程,攀得越高、摔得越慘,而建國一說只成南柯一夢。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