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九文化區、亞洲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隆重呈獻「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畢加索與亞洲對話」特別展覽。展覽展出60多件西班牙藝術家畢加索的傑作,來自畢加索作品收藏規模最大的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同場亦展示約130件出自30位亞洲及海外亞洲藝術家之手的M+藏品,以及其他博物館、基金會及私人收藏借出的精選藏品,共同呈獻一場跨越文化和世代的豐盛對話。
展覽由M+與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共同主辦,是該收藏首次與亞洲博物館藏品同場展示,對M+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展覽亦是十多年來首個在香港舉辦的大型畢加索展覽,以前所未有、獨一無二的視角探索畢加索無遠弗屆的影響力,以及在這個時代成為藝術家的意義。展覽將於2025年3月15日至7月13日在M+西展廳舉行。
展覽中展出的畢加索主要作品,是來自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館藏、享負盛名的代表作,包括《男子肖像》(1902–1903)、《雜技演員》(1930)、《海邊的人像》(1931)、《台座上的靜物》(1931)、《多拉.瑪爾肖像》(1937)、《朝鮮大屠殺》(1951),以及雕塑系列《游泳者》(1956)。同場與畢加索作品對話的M+藏品,例如野口勇(美國籍,1904–1988)、陳福善(香港,1905–1995)、顧德新(中國籍,生於1962年)、納里尼.馬拉尼(印度籍,生於1946年)、田名網敬一(日本籍,1936–2024)和梁慧圭(韓國籍,生於1971年)的作品,以及藤原西蒙(英國籍,生於1982年)和單慧乾(加拿大籍,生於1991年)的委約新作。
此特別展覽將探索藝術家的四個原型,歸納出畢加索為何被視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並探討畢加索的藝術生涯與生平為何至今仍影響着當代藝術家以至普羅大眾。展覽根據藝術家的四個原型劃分為四大部分,並形成極具影響力的範例,讓當代亞洲藝術家以形形色色的個人實踐加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