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明光社》的 「十年挑戰」

《論盡明光社》的 「十年挑戰」


現於美國俄亥俄州的戴頓大學哲學系任教的張國棟博士,在2009年3月發表《論盡明光社》一書,對以反色情及反同志平權運動為主要訴求的本港保守福音派團體明光社,及其背後的神學思想、意識形態之原流與對「原產地」美國政壇的影響,有一針見血的分析與批判,至今仍被奉為華人耶教左翼的經典。

時間是最大的裁判,尤其是經過十年由本地以至世局的巨變,更可謂是終極「壓力測試」;而該部作品對明光社陣營的批判,至今仍是鞭辟入裡 - 該組織過去十年來毫無長進,並與特區政府的權力關係大致維持不變,仍有「朝中有人好辦事」的優勢;再加上本地主流教會與無神論中共政權的本地傀儡關係愈趨密切,其荒謬為二千年教會歷史所僅見。

發向宗教右派的回力刀

書中第30頁寫到,美國福音派「文化戰爭」的說法:「這是一場宗教戰事,所謂中立的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論述正在壓迫著宗教,姑息不斷敗落的社會道德」;而第41至46頁則借用美國學者Albert Rhys Williams及Morris Fiorina的分析與推論去批評這種概念,屬過份簡化及誇大。而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為該書所寫的序文,開首則引述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 的主張:「『帝國』是近十多年神學常用的一個概念,主要是針對那些操縱他人的制度……直到改革時代和往後的啟蒙運動,基督宗教的帝國意識才被挑戰。那麼,說基督宗教是一個對抗帝國意識和權力的信仰並沒有錯,但同樣,基督宗教也是一個擁護(甚至成為)抗帝國意識的信仰。」(文中提及的改革時代,應為宗教改革時代)

該書出版時,奧巴馬剛剛入主白宮不久,這亦意味支持宗教右派(Religious Right,有時也被稱為Christian Right,但在美國的政治語境,兩者意思幾乎相同)議程的共和黨下野,該黨派權力從高峰滑落,失去了上述的「帝國」權柄。在民主黨的治下,政治正確議程被大力推動,逐漸引起公眾反彈(而且不是全都是保守耶教徒),間接導致Donald Trump勝出總統大選;美國自由派即使接連失去了行政及司法機關的控制權,反令他們以「第四權」媒體頑抗,加把勁地推廣政治正確,令政局更趨兩極化。即使一如前述,書中引用兩位社會學者之言,那亦只局限於在公共政治討論的領域內。

吾人亦亳無重返耶教右派懷抱之打算

再回到本地政治。過去十年,文化自由主義者與明光社陣營的論爭,也只算是一場次要戰役。同期的主戰場,一邊是就着2017及2018年「可以」雙普選期限的總攤牌,另一邊是在野陣營就本土意識及議題,以至抗爭手法的爭辯。以泛民及社運界為首的在野陣營主流派,在後者之論爭中,同樣是充滿帝國意識;政治正確議程同樣在香港招致非議,反對者亦非全是保守耶教徒,頗有不少常罵「左膠」的網民,同一時間也是「耶撚」不離口 - 這是建基於過去十年的政治觀察,而吾人亦毫無重返耶教右派懷抱之打算,故非書中所指「唔該你鬧佢先」(tu quoque,即魯迅的「臭蟲論」)之條件反射式謬誤。

明光社陣營及美國的宗教右派經常指控當代自由主義者「傷風敗俗」,張博士在書中為後者辯護,指出他們也有自己的道德規條。過去十年,閣下若有留意政治正確運動,應不會質疑他們具有強烈的道德立場;問題是,為甚麼當下會有那麼多人同時討厭左膠和耶撚?正正因為這兩群人也是泛道德主義者,強加自己的意志於他人,是一個錢幣的兩面!

早陣子社交媒體流行10-Year Challenge,要應對「十年挑戰」,《論盡明光社》一書若要再版,恐怕要就世局之變,再作補充;反觀龔立人副教授引述的「帝國」概念,直指所有政治、意識形態以至神學歧見,背後乃權力的運用、濫用及制衡之本相,更為歷久彌新。

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67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