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自然醒

自省。自然醒


猶記得上個月熱血文青課金計劃剛開始,主持們在《熱血政治》介紹到我的文字涵蓋了設計、廣告和宣傳,擴闊了《熱血時報》在消閒類別的內容,令文章種類變得更多元。對於他們對我的簡介,我當然感到好榮幸,不過當中有4個字我是很在意的﹕消閒類別。

我的文章又豈只消閒呢? 在《專家話》中,指出了人類大多都盲從附和專家評論,缺乏理性思考而成為圖利者的把柄,去售賣驟耳聽下去功效顯著的產品;在《所謂品味》中,利用實木和仿木地板例子,指出了所謂有品味其實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而非用真金白銀打造。所以我們不需要跟隨大潮流,按著自己需要選擇產品就是有品味;在《那關於光陰的教訓》更進一步講到人生一開始就在倒數,而時間則是我們年青人唯一比李嘉誠擁有更多的資產,於是應該每分每秒都真誠面對自己。在《女體》中,我指出女性身體曲線之美好,有高度藝術觀賞價值,不需一來就切入到色情角度那麼庸俗。

花了一段去回顧舊文,無非想講我寫的不盡是設計,也不是透過設計鼓勵消費,而是普通人如你我的生活點滴。透過寫出現今生活的意識形態和弔詭之處,藉以令大家對自己這一刻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作出反省。看看你手上一年換一部的手機、你鞋櫃中那幾十對平底鞋、你那專業級、幾千元但只插入手機聽低質素MP3的耳筒、你看待所謂禁忌的態度,這一切是否你真正需要/認同的東西? 還只是跟大隊? 在消費習慣上,我時常想人反思,是因為我不時會擔心自己有份創造出來的東西是有問題、是濫用地球資源。而決定是否生產的不是我老闆,而是顧客,這相輔相承的關係相信不用詳述。

銷量,在商店中等於民意。因為商店要確保店內每個角落都是能製造收入,不受歡迎的產品就會自然流失。一個好例子是Fisher Price給初生嬰孩設計的iPhone/iPad 玩具。所謂玩具,其實是給貴重的iPhone/iPad 造一個保護殼,然後將其放進內,給嬰孩拿上手玩其公司開發的apps,或者扣在睡床上,讓嬰兒躺著也要看到影片(像《A Clockwork Orange》般變態)。這類產品從本質上對任何一方都是差劣。對父母來說,要將貴重的東西交托給沒人性的小朋友,保護殼再厲害都有被攻破的一刻;對小朋友來說,這麼小便要被迫接收眼花撩亂的聲效和影像,對集中力、眼睛耳朵及腦袋都有負面影響。相信這上類產品亦不能長久放在貨架上。教導小朋友不能操之過急,或將責任推卸給科技,令他們連最基本的小肌肉和五官協調的步驟都跳過,只會適得其反。這些關係到身心健康的產品市場最能誠實地反映需求,沒有人會為了show off或者潮流而損害親朋的健康。我們對待其他生活上的選擇也應如此純粹,這樣才能去蕪存菁,好的東西最後留下。

當局者迷,要誠實地審視自己需要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所以各位有空可再閱讀我關於設計的消閒作品(我真係好小器),然後反省生活,善用地球資源。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