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不得了!《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

兩個不得了!《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



時間關係,無法講及這部年度英雄大作的觀後感。話說,在上周三看畢離場後,腦內即時彈出兩個「不得了」!

第一個「不得了」,是編劇Simon Kinberg居然有能將五部電影,三條時間線梳理成一條沒有衝突而且講得有理的故事主線。《未來同盟戰》(Days of Future Past)借用同名漫畫篇章,一次過將原來三部曲、《異能第一戰》及《狼人外傳》整合,主角的性格和遭遇基本上已定型,但編劇仍有能擠出所謂的「中傳」。

而且,面對故有陣容老化,導演拜仁辛格(Bryan Singer)就給大家一個跳脫反叛的Quicksilver。或許他不再是Magneto之子,不過中間一場slow-motion避子彈,配上經典民歌《Time in a Bottle》,既頑皮又貼題,而且貼合電影70年代的背景,是為全片最經典的場面之一。若不被Marvel干預的話(因為《復仇者聯盟》續集將加入Quicksilver及Scarlett Witch,肯定出現衝突),可見由Evan Peters 飾演的年青英雄,將在下集與狼人一起擔大旗。

第二個「不得了」,是看見超級英雄電影快以走到盡頭。大家說《未來同盟戰》很精彩,是嗎?個人不以為然,因為都14年了,仍然離不開異能人與凡人之爭的終極命題。特技和角色設計固然出色,但離場時已經沒有當年那份驚喜。

而《未來同盟戰》在美國開畫後,首日票房收3,600萬美元,介乎《美國隊長2》及《蜘蛛俠2》之間,不單比《哥斯拉》差2百萬,相比2006年口碑最差的《兩極爭霸》(The Last Stand),更相差近9百萬。

如果《未來同盟戰》不能突破《兩極爭霸》的票房成績,將會是一大警示;同時,《蜘蛛俠2》在美國票房失利,業內人士指,至今仍未達到片商預期的票房收入。

再看英雄電影的未來發展,情況實在令人相當擔心。單計今年,英雄片已有4部;來年將會有至少3部,2016年亦是3部,還有數之不盡的新作傳聞。不過,所謂的「一線」系列(即全球知名度極高,動漫銷量有保證)已拍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不是二線,就是過去拍過電影但不受歡迎的作品。例子包括︰變形俠醫、夜魔俠、幽靈車神、Deadpool、蟻人、黑寡婦、神奇女俠、Ant-Man、Dr. Strange及Sinster Six等等。即使一線作品仍在,但都快將進入「第三集」階段,面對老化的危機。

而且,自《鐵甲奇俠》、《蝙蝠俠︰夜神起義》及《保衛奇俠》等三部作品定下的「黑暗」風格(即著重人性陰暗面描寫),已經令近年所有超級英雄片同質化。大膽講,我們看的只是同一種英雄,換上不同制服,使用不同能力,但面對同一種境況,說同一個故事。

更不幸的,是改編《Ant-Man》的英國導演Edgar Wright日前宣布因「意見分歧」離隊,有跡象顯示片商Marvel Studios不願意放手給對方嘗試令合作破裂;負責《夜魔俠》電視系列的Drew Pearce,亦同樣「劈砲」,對Marvel的規劃造成嚴重打擊之餘,亦顯示片商不願冒風險,讓玩味重的製作人「天馬行空」。甚至,連Marvel也不肯定2016至2018年的Phase 3系列應包含甚麼。

相對而言,《正義聯盟》電影仍在規畫中,可是前傳《Batman Vs. Superman》的「新」蝙蝠俠賓艾彿力的劇照一出,便淪為大眾笑柄。而且映期一拖再拖,顯然華納也不肯定兩大英雄是否有足夠戰力突圍而出。

現可預視的,是超級英雄片熱潮極像早前的青少年小說改編熱,兩三年內走到頂峰後慢慢「回塘」。若遇上一至兩部不及格的作品,更會加快衰落的速度。在此大膽預言,這股潮流最多只能維持到2015年。

而取代超級英雄片的,極可能是傳統科幻片。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的太空旅行大片《Interstellar》將於年底開畫;而《星球大戰7》及《阿凡達2》等傳統太空科幻片亦會在2015年開畫;涉及時空穿梭的,已上畫的有《時空獵殺》,未上畫的則有《未來戰士》新作;怪獸片就有《Pacific Rim》、《哥斯拉》及《侏羅紀公園》系列新作。

但無論如何,損失的都是觀眾,因為片商零創意的問題始終未解決,創作人只是改吃另一種老本而已。

(電影宣傳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