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在自由戰士前的「大香港魂」

集結在自由戰士前的「大香港魂」


今年六四過後,很多人嘗試分析「維園六四悼念晚會」和「尖咀六四集結自由行」的分别,甚至孰勝孰敗。有一些知名網民固然會慣性拿着「集會人數多寡」,當作科學化的數據分析一番;亦有一些與會人士,感慨「邊個邊個集會好睇一些」、「邊個邊個集會令人感動一點」等等。

坦白講,單就抗爭來說,這兩個集會根本沾不上「成功」或「失敗」的考量,因為兩者的抗爭目標皆各自面對性質不一的問題︰

支聯會說「平反六四」,直接承認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只要中共專政,何來平反?
普羅熱血說「打倒共產黨」,否認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只要中共尚存,談何成功?

不過,我想指出的是,以上的評論皆是次要,今年「六四」與往年的最大分野在於「解構」。

近年,雖然支聯會的維園六四晚會被批評「行禮如儀」、機械化,但事實上,在大多與會者的心目中,這種質疑根本不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因為對年年到維園悼六四的人來說,每年六四到維園哀悼、點蠟燭、唱歌,已經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習慣」。

這種習慣就好像我們進入麥當奴,會自動自覺搵位,排隊叫嘢食,等餐……總之,整個過程根本不用思考,因為已經習以為常,即使中間的流程出現問題,但顧客亦不會像茶餐廳般舉手點餐,改變這種恆常的遊戲規則。

但今年不同了,因為今年六四多了「選擇」︰究竟繼續去維園聽蔡狗哭腔,還是去尖咀看看熱狗妹豬,抑或到上水悼念,還是留在家中靜靜度過?

這一個選擇的機會,必然掀動了所有毋忘六四的民主人士的思緒,因為每個人都要找一個「理由」說服自己為何下這一個決定︰去維園,去尖咀?

這個潘多拉的盒子一打開,就造就了「維園六四悼念晚會」和「尖咀六四集結自由行」的分野。

選擇轉場去尖沙咀,參與本土六四集會的理由簡單、清晰、明確。

香港人悼念六四必須重新定位,立足本土,爭取百分百的民主自由,拒絕任何形式的外力干預,包括中國共產黨!──「我係香港人!不是中國人!毋忘六四,準備抗爭!」

但維園呢?

選擇去維園的民主支持者則要運用千方百計,甚至扭曲常識說服自己︰

「可以不認同支聯會同民主黨,但不能不去維園!」

「六四悼念不屬支聯會,去維園不是撐支聯會。是港人的集體回憶!是港人堅持的行動!為死難者哀思!即使當中有『出賣民主』的人,去他媽的俺才不管!今天維園見!」

「我去維園悼六四,只係想悼念死傷學生,我覺得悼六四唔應該政治有關,因為我只係為死難者感到痛心,只係出於人道關懷…」

(下省十八萬個理由…)

選擇繼續留在維園裡的人,必須面對上述的說理過程。他們必須說服自己「自我矛盾」是正常的,於是一邊無視台上出賣香港利益的民主黨和支聯會成員,但另一邊在台下則看着燭光浸吟在悲歌裡,結果整個集會的精神面貌是模糊的、脆弱的。

但尖沙咀本土六四集會反而可以清楚看到「香港人」的面貌,對民主的渴求、對自由的追尋、對夢想的堅持!這一切源於悼念六四的理由只需一個便已經足夠和充分,就是因為「我係香港人」,才堅持毋忘六四,捍衛香港!

昨晚「大香港魂」終於在自由戰士前集結起來。自由香港一定會來臨,只要我們謹記「成功之前,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