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

離地


好一陣子沒有寫關於設計的文章,因適逢第25篇,檢討了寫作方向,我覺得過往的都偏向離地,跟普羅大眾所認知的設計有一定距離。以往寫的大都與矯正價值觀有關,例如甚麼叫做有品味、專家之言不應盡信、無時無刻都要誠實面對自己真實的需要。這些論調不是廢話,只是羊群心理大概是人的天性,主流依舊川流不息,再多番呼喚群眾自省,而不能確切地檢視現有設計的不足。唔……即是等於那些口說結束一黨專政、卻不落手做實事之流,就是我所謂的離地。

我不要再離地。由第一天學設計開始,我們都知道設計有改善社會的能力。所謂改善社會,其實涉及到很多層面,如生活習慣、整個社會的運輸系統、人類的生存條件等等。改善的規模可以很微小也可以很宏大。微小的,可以是 Starbucks 的隔熱紙圈,只需一個瓦通紙圈便能讓千萬人免受燙傷之苦,令大家都可以安全地品嘗熱呼呼的飲品;宏大的,有如19世紀 George Stephenson 開發第一條公開用的蒸汽火車鐵路,令今後一百年都成為全世界人力、物力、軍事力的重要運輸載具,改變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高錕負責設計的光纖傳訊也無疑令資訊傳播速度急劇提升,從而令資訊爆棚,改變人類的溝通模式。

然而設計行業上有很多人離地已經到達大氣層的高度。雖然我跟陳秀慧一樣有保衛地球的熱血,但我並非要求每個設計師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否則中共應該一早倒台,而且那會是個更混亂的世界。我所提倡的設計觀其實就只是兩個字:踏實。按著實際情況分析需要造怎麼樣的產品。奢華、有型不是罪,但一定要有道理。眼見有很多設計師一直只造外觀稍有格調的產品,而講不通需要製造的原因。因為外觀特別,於是給傳媒大肆報道所以成名,產品卻因為昂貴和缺乏實際功用而無人問津。到最後他們的路途就是不停搞 workshop、辦展覽去教授別人所謂的星級設計觀。這類實驗性質為主設計師其實沒有為整個設計行業或社會生態帶來甚麼好處,設計在他們來說只淪為賺錢工具、一個口號、一個噱頭而已。當然,純粹想賺錢並沒有錯,打工仔如我暫時都是在大公司中靠設計產品賺個錢,但至少我尊重自己的專業,不會大喊自己是「設計達人」卻毫無建樹,藉名氣撈取利益。

雖然有人混水摸魚,香港每年都總會有些有心人嘗試進行設計革命,企圖用清新力量改善社會。Alchemist(http://www.alchemisthk.com)是前年乘 Upcycling 風潮而啟動的團隊。Upcycling 即回收舊產品,加以改裝變成新產品,使其價值提升而不被棄於堆填區。他們回收了汽水罐,並割開其底部改裝成手錶。產品也贏得 Red Dot Design Award 2013。對我來說 Upcycling 不是重點,而是重塑了一個生產的生態系統。他們找來庇護工場的工友負責製造,產品能外銷到歐洲,本身也能令工友們滿足感有所提升;將生產工序系統化,而不流於手工藝層次,盡量令每位工友都可以造到相同質素的工序,產品質素就算是庇護工場造都可得到保証;本地製造也免卻凡事只能找大陸廠生產的麻煩。這計劃帶來了金錢以外的收益,是我非常欣賞的。

對於魚目混珠的人,雖然他們走的路看來較順暢,終有一天當正道崛起之時,便會給篩走。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