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 as a Story(下):M+大白象

Museum as a Story(下):M+大白象


■巴黎龐畢度畢物館

博物館除了作為族群認同的集體回憶印記,重塑在地的歷史故事,另一功能自然在於建立文化產業,從協助孕育藝術創作,提供藝術教育的場地,以及確立藝術的地位等多方面達成。

於是,我們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藝術博物館要收藏甚麼?縱觀博物館發展完善的歐洲國家,每個館的主題清晰,各有定位且互補不足。除主題外,藏品本身亦要有其在地意義。記得去日本箱根旅行,拜會著名的玻璃之森,內裡有座不明所以的畢加索晝廊,想來想去也搞不清與當地發展有任何關係,除了宣示政府品味與財力外,作為吸引遊客的手段,它的存在似乎別無意思。當然,像英國 V&A、紐約 MOMA 和巴黎龐畢度博物館一類藝術大型藏館會收集來自四方八面的作品(尤其後者),但去到最後還需依賴本地藝術家支撐。

回到香港,焦點便落到仍在空中樓閣的西九龍 M+ 身上。這座號稱「媲美」龐畢度的視覺文化藝術館,又賣甚胡蘆?2013 年,M+ 接受前瑞士駐北京領事 Uli Sigg 捐出1,471 件私人收藏,另用1 億7700 萬元向其購入47 件藝術品,當中9 成9 屬中國藝術家70 至90 年代的作品;截至本年1 月底,M+ 已收藏2,432 件展品(不包括 Uli Sigg 的捐贈品),當中聲稱達50% 為本地藝術家作品,即約1,200 件左右。若將 Uli Sigg 的捐贈品(及出讓品)計算在內,真正香港藝術家的作品只佔總數不足約三成。

而這兩成,又包括了甚麼呢? M+ 的網站公開其中609件藏品名單,當中有45 件又一山人的攝影作品,96 件是劉香成攝於大陸的相片……同一藝術家的作品,複數購入的情況很多,由此可見,這個「海量」收藏極可能充滿「水份」,數來數去不過是三幾十位人士的作品。

雖說香港缺乏藝術創作,但如此推算,這千多件藝術品不過出自十多二十個藝術家(有些甚至不是)的手筆,M+ 能充份反映香港的文化面貌嗎?明顯地,M+ 做不到「收藏20至21 世紀香港視覺文化的重要作品組成,當中包涵前輩及新晉藝術家」的策略;再者,Uli Sigg 的捐贈品代表的是中國,當中有幾多是公認沒藝術價值的「垃圾」已被質疑,且怎能促成「建立一個能反映香港的混雜性、共存性和迫切性的新式文化機構的目的」?

更離譜的,是靳埭強身為西九文化區管理購藏委員會成員之一,竟然會不避嫌讓 M+ 買入個人作品?更神奇的,是 Uli Sigg 已在今年初加入這個委員會,這可會造成進一步的利益輸送嗎?

筆者屬藝術門外漢,但至此已感到濃烈的爛尾味道,M+ 終有一天落成,它一方面成了委員的提款機與藏品展示場,另一方面又會促進「藝術利益」小圈子的構成,既代表不了香港藝術創作的多樣性,亦無法透過展示與收藏促進香港藝術教育與發展。再說,大量面向中國的收藏品,它極可能成為北京國家美術館的劣化延伸。納稅人又花鉅額買入一件藝術大白象事小,被國際傳媒恥笑事大,香港的「藝術之都」雄圖偉略,到最後與樓盤廣告一樣,「純粹藝術家對有關博物館的想像、或並非按比例繪畫、或可能經過電腦處理,與現實環境有出入」。

(原文刊於第三十期《熱血時報》,於2015年5月24日免費派發。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

《咬蔗幫》節目重溫: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