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毓民掟的不是玻璃杯,是香港人的怨氣

黃毓民掟的不是玻璃杯,是香港人的怨氣


特首梁振英出席答問大會期間,泛民議員紛紛舉牌離場,人民力量兩位陳姓議員,更向梁振英「掉那星」,然最拍案叫絕者,還是黃毓民議員連珠炮發式向梁振英雜物亂投,據說當中有著玻璃杯。

泛民演戲抗議,本屬意料中事,而照他們一貫作風,抗議只是一種「方法演技」,目的旨在吸引觀眾,故犯不著使用冒險挺進的舉動。至於人力,本身既不屬泛民的 「和理非非」陣營,也不是激進的反對黨派,能夠使出擲物一途以羞辱梁振英,相信已是他們的極限。卻是,人力主席袁彌明急急出來與黃毓民議員割蓆,語「堅持不傷人的非暴力抗爭」,無疑是為人力兩位議員破功之舉,但在貫徹他們「不怕神一樣的對手……」格言方面,袁主席確實又做得相當的稱職。

事件迅速受主流傳媒炒熱,焦點卻集中在黃毓民議員身上。根據不知由何時開始的慣例,主流傳媒積極報道黃議員的行為,無非是幫特區政府向公眾製造一個假象,意圖抹黑、放大議員忿怒皆為不理性的形象。

然而,事出必有因。算是一個如何受過教養,仍然存有良知的人,眼看特區政府終日對香港人施行暴政,弄得民怨如海嘯的時候,又那會有不忿怒的道理?

所謂斯文,並非單單謙恭禮讓便成。面對不公不義,能挺身而出撥亂反正,令社會回到公義底下,才是實質的斯文。比起只有侃侃而談斯文者,黃議員的表現更為可敬,畢竟他與梁振英無私人恩怨,相反與梁振英存深仇大恨者,是普遍的香港市民,卻黃議員還是冒著群邪圍攻的狀況下,為香港人投擲出那股怨氣。

六、七十年代,香港流行的粵語長片,有不少涉及古時貪官、狗官害人的劇種。其中最令人拍掌叫好的情節,絕非庶民受屈在衙門外擊鼓鳴冤,而是貪官得到懲罰,沿途遊街示眾,遭民眾擲物唾罵運往刑場的一幕。精武門裡面的李小龍,獨個找日本人一雪國恥,打得蘿蔔頭落花流水,試問那個會看得不站立鼓掌?這些電影能引起觀眾共鳴,除卻製作出色,主要還是大是大非之前,人人心態大致相同所致。

電影中那些情節尚且能夠鼓動人心,而若現實裡頭存在同樣理念的行為受到責難,則表現之不一的人,實在難脫心理變態之嫌!

 

(有線新聞截圖)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