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 埋葬獨裁國家

金融風暴 埋葬獨裁國家



金融風暴是獨裁的新興經濟體的葬身之所。從總量與精銳,可以論證中共為何最終會死於金融市場。總量與精銳的比拼,是數量與品質的相對優勢比拼。中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經濟開放改革至今,能夠玩得成功的都是龐大數量的優勢,而不是精銳品質的優勢。中共建政之後的粗放型農業和重工業,多、快、好、省,很快建立總量的實力,但生產力無法提升。開放改革之後,初期靠巨量外資投入、圈地發展粗放型的輕工業經濟,圈禁工農階級的人身自由來給外資剝削,都是靠總量膨脹,然而期間西方賺錢之後,靠中國的廉價消費品來令本國工人階級享樂,度過經濟衰退的難關之後,發展西方自己的生產力。

中國在六四屠殺之後遭受西方一點經濟制裁,之後知道不能依賴外資和外在需求,便自己發展信貸業務,也刺激內需,此刻,中共學到香港的壞主意——炒賣地產。用濫發貨幣來做信貸膨脹,以刺激房地產和地產牽連的內需(建材業、家具、律師樓業務等等以及連接房地產開發區的高鐵運輸網絡)、再用房貸(mortgage)來掠奪城市中產的儲蓄,回收現金,整套學的就是香港的壞主意!香港的地產壞主意還不至於令香港經濟崩潰,是因為香港的港幣是用美金存底的硬貨幣,香港政府不能濫發鈔票,然而中國的房地產和信貸膨脹一旦掛鉤,就會引誘政府濫發人民幣鈔票,國營企業也會來香港集資,謀奪黨官的私利。本來,如果中國的金融市場保持封閉,是不會出事的,但共黨一旦玩弄資金炒作的貪婪遊戲,就忍不住要利用香港集資、海外A 股、滬港通之類,謀奪外邊的錢。然而,錢是流動的,中國一旦開半邊門,金融就打開死穴。一旦金融市場局部開放,進入國際金融鬥爭,單一的共產黨博弈者(single player)就必會敗於多元的、精銳的外國博弈者(multiple players),何況共產黨內部也不團結,單一的共產黨博弈者的內部也是利益分歧的、互相挖牆腳的。

故此,中共會像以前的、一度的獨裁國家如泰國、韓國一樣,面臨境外和境內的金融洗劫,除非重新建國,重新釐定內部的政治經濟關係—也就是城邦化、邦聯化、聯邦化,否則中國自此一蹶不振。中國在不民主也不地方自治的制度下走向現代化,以一敵百,一個內部各懷鬼胎的單一博弈者對付外部互相競爭但有高度默契的多元博弈者(diverse-minded single player vs single-minded multiple players),它的死是必然的,但問題是,中國要知道自己怎麼個死法,才知道該怎樣救活自己。

現代國家講究的有規律的競爭,是多元競爭中的合作,合作的規矩來自國家文化傳統,也來自憲政民主契約。用獨裁的國家調控方式來模仿自由憲政國家的有規律的競爭,是中共至今的方法,那次承轉蘇聯的計劃經濟,用在金融市場,就是用共產黨的先鋒思想和工程師模擬來代替民主協定和思想碰撞,用宏觀調控來模仿自由市場的有序競爭。然而,正如用科學技術來模擬自然一樣,必是次等的做作。在科學技術,失敗是無所謂的,可以一直改進,失敗乃成功之母,因為科學技術影響的項目有限,而且總有後備的替代品;但在國家,由於金融是經濟之母,金融失敗一次就是冚家鏟、一鑊熟。

(原文刊於第三十二期《熱血時報》,於2015年7月26日免費派發。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