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援家庭小妹妹無錢學中國舞

綜援家庭小妹妹無錢學中國舞


有個綜援家庭小妹妹向記者埋怨:「我想學中國舞,都畀唔起錢去學!」我想做個鬼臉,「嘴藐藐」地回應:「我想買幾萬蚊一個名牌手袋,但畀唔起錢買,夾硬買我覺得好肉赤呀!」綜援制度是以公義為原則,目的不是把社會資源平等分配,而 是滿足弱勢社群的最基本需要,好使他們得到平等的教育和就業機會。

每個人出生的家庭背景和先天條件不同,有研究顯示,一個人付出多少努力,不在自己控制之內,而是先天基因加上後天家教的結果,如果要平等分配資源來達到所謂「公平」和「公義」,那麼政府豈非應當把努力工作的人的財產分予懶惰的人?

當外表醜陋、性格不討好、又無才能的人找不到配偶時,是否可以大喊不公平,要求政府強行配種,強迫各方優秀的人跟他結婚?且不談想學中國舞、鋼琴、小提琴是否奢侈。沒錢聘名師,可選擇到社區中心或琴行,平學也許較難成材,不過要學上去、甚至考試,還是可以的。連平學都負擔不起?不學就是了;正如我買不起過萬元一個名牌真皮手袋,可以買幾千元的,甚至二三百元一個人造皮手袋也有交易,要不就乾脆不用皮手袋,改用布袋好了。

問題是,現今香港社會已把奢侈品當成必需品。我母親那一代,只有闊太或充闊太的人才買名牌手袋,在飯局鵲局炫耀一下。到我這代的女性,裝扮如何樸素,很多都要挽個 LV。若干年前,有個年紀比我大的「才女」提醒人家出埠時攜帶幾個行李包,如果不屬同一個牌子(意指名牌),便會顯得「不專業」。

在我那一代,就讀老牌名校,課餘學樂器、玩運動是我們的責任,否則就不是發展全面 well-rounded 的好學生。我說課餘「喜歡」游水畫畫,學校認為不行,要「學」游水學畫畫才用心才夠 pro。身體不好的,讀書和課外活動兩樣,你話選哪樣?不知何時開始,無論名校與否,課餘興趣班變做指定動作,於是「沒錢學」成為「原罪」,申請中學大學時就如記過記缺點,須作特別解釋。

然而,多少人會認真細想,一個少年人只要努力讀書,有良好價值觀,又懂得關懷社會,已經是頗全面的好學生?兒時沒學過繪畫,卻跟一些同學在校內校外得過大小獎項。有個大機構高層,兒子年幼時便帶他學這樣學那樣,說不學就不 well-rounded。 見他兒子十歲八歲時上完興趣班,畫的比火柴公仔好一點點的圖畫,心想那些不 pro、 又亂畫都畫出獎的孩子一定是「曠世奇才」,要不然,就是所謂 well-rounded 這個理想其實是 extremely overrated。這就正如用錢買不到真正品味,money can't buy you class,庸俗者就算一身名牌,還是個俗人。

沒錢上興趣班?努力過還是爭取不到去學想學的東西?便索性專心讀好書吧;要是考試成績真的好,哪怕大學不取錄。以為沒錢學中國舞是個大遺憾,甚至社會有責任義務去承擔,都是受傳媒和社會影響。

正如真正有料之人不會追捧名牌,買得起但不買才是上上者;即使一輩子不曾擁有昂貴名牌,氣質都可以遠遠超越滿身名牌的人。


(圖片來源:Tak Lau via Flickr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