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世界的香港故事

寫給世界的香港故事



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已經一去不返,也沒有多少人相信奇蹟會再度出現。發跡於1950年代,當年的香港電影市場緊隨美國和印度,成為全球第三大。直至1970年代,李小龍以功夫片將香港電影帶到國際影壇。

隨後多位本地名導演林嶺東(龍虎風雲1987),吳宇森(喋血雙雄1989),王家衛(重慶森林 1994),周星馳(少林足球2001)各自以獨特創新風格,打破了香港電影固有模式,並啟發了好幾位荷里活大導演,包括昆頓塔倫天奴和《星際異攻隊》的占士岡恩等。

到2002年,香港電影業憑藉由劉偉強和麥兆輝執導,獲得一致好評而又賣座的警匪驚悚片《無間道》又一次進入全盛時期。電影後來被馬田史高西思重拍為《無間道風雲》,於2007年贏得奧斯卡最徍電影。

自2013年CEPA《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政策啟動開始,香港電影得到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優先待遇。幾乎在一夜之間,全香港電影製作的焦點都轉移到中港合拍片之上。

放眼今日,當中國的電影票房飛躍到全球第二大,香港的知名導演都紛紛開拍利潤可觀但內容空洞的商業片來取悅大陸觀眾,例如周星馳的《美人魚》和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 這兩齣大製作在2017年香港電影金像奬雖獲得多項提名,但只有《湄公河行動》取得一項最佳動作設計,其他提名最終都落敗於低成本製作的港產電影。而在去年最賣座的中國電影當中,超過一半是由香港導演所執導的。

抗衡著這股大陸化勢力的是一班年輕電影工作者,他們選擇拍攝屬於香港人的電影,以一念無明(2016),十年(2015),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 van (2014),狂舞派(2013),低俗喜劇(2012) 等為代表作。然而,這批港產電影當中能在海外大賣的卻又少之又少。一部電影要盈利,製作成本需要控制在一千萬港元以內 – 再者,他們大部份的資金僅來自政府基金或借貸。在滿足香港這個細小的本土市場需求過後,這批電影並未能「重振香港電影品牌」- 這是連行政長官在2016年施政報告也有提及的一個目標。
香港電影的另一出路 – 就是拍攝以國際觀眾為目標的香港故事。

這並不代表本土製作從此要拍攝英文電影,但是他們需要以另一種方式來說故事。
中文電影編劇大多側重於故事情節而非對角色的描寫,這往往造成倒模式的英雄人物角色、流於陳述式的對白、不合乎邏輯的情節、並經常要依賴巧合性來為故事打圓場。相比之下,荷里活編劇則認為人物角色發展與故事情節同樣重要。

美國電影製作先驅D.W. Griffith曾經說過電影藝術在於「將思想攝入鏡頭」。在1960年代中期拍攝第一部荷里活電影期間才學會英文的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後來就成為了這種拍攝方法的電影大師,並以這種手法來完成唐人街(1974)和後來的鋼琴戰曲(2002)。以視覺來說故事的模式也會令電影更容易被海外市場接受。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好處是字幕的減少,令外語觀眾更容易跟隨故事的發展。

可能有人還是會問,香港為什麼不乾脆多拍攝一些英語電影呢﹖我們看看南韓,正是一個非英語國家電影和導演衝出國際的很好例子。身處於一個只有五千一百萬韓語人口的電影市場,南韓的電影工作者不得不放眼國際。

駭人怪物 (2006) 在西方市場的十多個院線上映,其導演奉俊昊後來執導了2013年的英語電影末日列車。他最近的作品就是今年康城電影節開幕電影,就是Netflix原創的英韓雙語電影- 玉子。

在去年一度成為香港票房大熱的韓國喪屍電影屍殺列車,就是以韓語拍攝,仍然在全球票房錄得八千七百五十萬美元的可觀收入。屍殺列車亦成為了一連串被美國荷里活翻拍的韓語電影之一。

韓國電影能遠征海外所憑藉的原因非常簡單:說故事的技巧。這意味著電影出品人一定會以這個問題為創作基礎:如何將故事變得更富娛樂性來迎合觀眾口味。相反,一些根基宏厚的香港電影公司,往往以一個為了乎合中國審查制度而撰寫的藍本作為電影的製作基礎。

另一個阻礙香港電影衝出國際的因素是:國際級影星的匱乏。繼李小龍之後,成龍就是第一位打入荷里活的華人影星。他們造就了後來的李連杰、周潤發、楊紫瓊和甄子丹等一度在荷里活電影中担任主角的華人影星。但現在,幾乎所有香港一線演員都已經被納入到中國電影體系內,他們已經不可能出演一些未被中國電檢淨化的電影題材。

在一線影星都不願意參與不迎合中國市場的電影的情況下,香港電影的另一條出路是創作一些可以讓外國著名影星出演重要配角的故事。可是,如果這個策略運用得不夠技巧,會被觀眾視為純粹的營銷噱頭。

這種選角策略的失敗例子包括用麥廸文演出大配角的長城(2016);但當中也有成功例子如葉問(2015)用了拳王泰臣,這電影獲得了大多數西方影評的嘉許。

香港出品人亦可以考慮聘用荷里活導演來確保電影能迎合國際觀眾的口味。

連續憑2015年的鳥人和2016 年的復仇勇者贏取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奬的墨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曾經說過:「電影院是全球性的,超越了國旗和護照的界限。」

假如伊納利圖、波蘭斯基和韓國的奉俊昊都能跨越自己的母語而蜚聲國際,那麼,我們絶大部份生於英殖時代的香港電影人,就更沒有理由不能揚威海外。



本文作者Craig Addison(奇克艾狄遜)於2010 年創辦以香港為根基的「龍馬電影有限公司」。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