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JupYeah創辦人之一胡文珊

專訪JupYeah創辦人之一胡文珊


現代人有幾鍾意購物,相信毋需費唇舌解釋。衫褲鞋襪袋玩具數碼產品書本日常用品電器,講得出買得到,只要口袋有錢。「大學畢業後我於投資銀行工作,壓力大得要散財減壓。付錢當刻確是暢快無比,因此當時跟大家一樣,喜歡購物、甚麼都買,買了很多相同的物品回家而不自知。」

「購物是一件開心事。但不一定要購物才得到快樂。」換物平台JupYeah(執嘢)創辦人之一胡文珊(Samathy,匿稱Sam)如是說。

把不需要的東西買回去之後,似是滿足了欲望,但心靈依然空虛。「某日,中學同窗兼好友Karen(Ren)和Kodi邀約晚飯,地點就在其中一人的家裡。當時想起家中衣櫥有幾件簇新的衣服,不如帶埋去,看她們是否啱用。」同時,Sam把這想法告訴當晚的飯腳們,意外地得到支持,也答應各自帶來衣物。「那一夜,吃過飯後收拾碗筷,清空枱面,我們將帶來的衣物堆在枱上,逐件細看,人人滿載而歸,過了個愜意的晚上。」當時Ren任雜誌編輯,Kodi是髮型師。三個女子工作不同衣櫥亦南轅北轍,但正因如此,互補不足。


物質太豐盛 心靈太空虛

「從前的人,衣物輪流穿、物件也是輪著用。但現今物質太豐盛,令我們忘了其實小朋友會長大,衣服穿幾次就不合身。近年fastfashion流行,以前我哋每年會趁入季買新衫,但廉價的連鎖時裝店,兩三個星期就有新貨上場,於是大家習慣了一兩個星期唔買嘢就周身唔聚財。問心,那些時裝店的產品,質素參差,毫不耐穿;同時,趕潮流的款式,穿一季就過氣。」傳統時裝每年只有兩季 - 春夏和秋冬,但fash fashion卻是由設計(有說是抄款)、生產,到上架,每個步驟都是超高速,甚至有品牌每日都有新貨上架。店舖方面,會視乎消費者的反應,即時增加受歡迎的款式,並換走乏人問津的衣物。

「生產一件衣服,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水,還有工人、機器。若果件衫著兩三次就爛掉,不能再穿,那麼前頭所花耗的資源都白白浪費。而fastfashion的可怖之處就是,一年365日,工廠日日都在生產壽命短得可憐的衣物。這惡性循環最後受害者,是我們。」

自那時起,三人不時搞以服飾為主的換物活動;後來又邀請身邊朋友參加。「真想不到,原來大家都不抗拒穿著二手衣物。原以為很多人都堅持著新衫、用新袋!」

「大家得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就不用特意花錢去買,所騰出衣櫥的空間亦令我們反思自己的消費模式。譬如,A需要焗爐做曲奇餅,只要有朋友願意借出家中焗爐,即可省卻一筆花費 - 相信A也不能確定買了焗爐後是否會常常使用吧!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的,並不等於自己需要的。」

有甚麼比做自己真正享受的事更快樂?快樂是能量,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就這樣JupYeah開始成型。「2011年,一次約好時間地點後,活動當日忽然多了很多參加者,包括長者、年輕人和一家大細,逾70人!有趣的是,我們一個都不認識,看著他們非常享受當日活動,細問之下方知道,原來都是留意到我們在facebook的event專頁之訊息 - 本是跟朋友通訊的平台,卻因為一直設定為公開,所以任何人都能看到。言談中,他們都認為換物活動很有意思,有家長反映說,這活動能讓他們好好教育下一代。」這是Sam與女友們從未想過的。

「本是私人活動,卻吸引了許多街外人,令大家驚覺,原來不單是我們抱持這種想法。」


改變消費習慣 從最細微處開始

接下來,成立NGO,既舉辦換物活動,又為其他社福團體搞換物。「為辦好JupYeah,我辭掉困身的工作,轉職旅遊業;而Ren亦轉做freelancer。改變都是想要時間自由、自主。至於Kodi,工作時間彈性非常大,故不需要轉工。」

「2012年,我們曾於近千呎的場地搞換物,有超過三百人參加;同年暑假,則在四千呎場地再辦活動,參加者逾七百人 - 短時間內規模不斷擴大,足見香港人消費有幾瘋狂!」

據Sam所描述,曾經有人要求她們上門收二手衣物,數目之多令人瞠目。「單是白裇衫就有五十幾件,頸巾廿多條,全部都是新簇簇的,有些還附著價錢牌。可以想像,這不過是冰山一角,她衣櫥裡還有更多衣服;亦有人一堆堆手袋送來,令我們嚇了一跳。」然而,人力有限,物品卻是無限,怎麼辦?「2013年,jupyeah.com成立,開始讓大家網上換物。只要upload一件產品上網,就可以得到一個金幣。憑著金幣,可以去『執』別人上載的物品。」

「其實,JupYeah所針對的主要是最喜歡駛錢兼最識駛錢的一群。他們習慣行街購物,認為『購買』可以解決生活上一切問題。我們辦JupYeah,就是希望透過換物活動,令他們買少啲嘢,尤其是衣物,稍稍減輕地球的負擔。為此,每次搞活動,我們都悉心佈置,不讓場地亂七八糟如散貨場,好向這群人灌輸『唔係乜嘢都要買』的理念。若他們喜歡,大可以與親友圍威喂搞換物派對呀!」

近年不少社交網站都出現易物群組,Sam又如何看?「換物活動,大圈子小圈子都一樣開心!最緊要是懂得反思,點解會買?下次遇到同樣情況,如何抗拒購買的誘惑?」

對於換物,Sam有以下忠告。「換物前,想一想,為何要送出手上的物品?是買錯了嗎?點解會買錯?想換物的時候,別因為免費重覆犯下同樣錯誤 - 拿取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還有,不要為別人而換物,即使家人或朋友。無論你有幾了解對方,所拿取的東西不一定是對方需要和想要的。」

「換物,就是互相分享。把錯配的資源放到正確位置;最重要是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61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