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行的勇氣

轉行的勇氣


抱歉今期拙欄不講電影,講搵食。

爾冬陞的《色情男女》嘲諷過,與其拍戲不如早早轉行。本土影業低沉,拒絕北上的一群生活並不好過;事實上傳媒亦然,尤其是紙媒,因此曾經坐在同一條船的,都早已各散東西。

傳媒從業員能屈能伸,求生技能多多,但有能耐畫出彩虹的卻少之又少,反而更多人轉職公關,實行關係對調;不願轉行的,為掙扎求存而遊走於不同機構,甚或改行做KOL,變身自由業者。能夠完全離開傳媒行業的,少之又少。

至於任職中層的一群,高不成低不就,除了爬格子外並無任何專業技能。唯一可轉化的是人脈與品味,於是邊開網店邊做公關,雖未至大富大貴但總算活得不錯。不過,筆者最近又聽得一個勵志故事,值得與讀者分享。

舊同事在某雜誌社工作多年。一日,老闆一聲令下關門大吉。想他會到別家媒體重新開始嗎?答案是沒有。可能因為太了解這年頭的傳媒,做加框片、寫垃圾故事,炒作生活小事呃like ...... 不過是為了苟延殘喘。故把心一橫,進軍飲食業。

在此之前他曾經開過酒吧;今年捲土重來,原來是泰國菜。早陣子他位於九龍東工廠區的新店開業,筆者特地到場支持,也順道問候一番。原來他為尋求最正宗的味道,特地到泰國學師。拿起餐牌一看,發現選擇不多 - 船飯、船麵及撈麵,還有青菜與雞翼等小吃。嚐一口船麵,發現湯底味道濃郁,辣中帶甜。他解釋是,每日關門後都會花逾六小時以豬骨、香料及秘方熬製;蝴蝶腩既爽又香,配上炸蒜更是錦上添花;再呷一口青檸梳打,地道得令筆者憶起在泰國「掃街」之情景。

心裡非常佩服這位舊同事的勇氣。香港飲食業競爭極大,加上土地問題,一個人要放棄多年建立的事業去開設食店,若沒一定信心和殺著,其實與神風突擊隊無異;面對一眾大集團,更有如像挑戰巨人的大衛。再想,由編輯變身廚師,每日揸筆改為揸鑊鏟,樓面廚房的大小雜務均需一腳踢,還得面對食客的批評,究竟有幾多人可接受如此巨大的轉變?

轉行之痛苦,在於要有相當的勇氣面對自己、忠於自己,謀求新生活。看著這位舊友,不無感慨。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62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