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許樹昌 談催淚彈對市民及社區的影響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許樹昌 談催淚彈對市民及社區的影響


「了解催淚彈,比了解SARS容易。後者當年全球第一次出現,大家對此病毫無認識,每刻都是咬緊牙關,摸著石頭過河。催淚彈由生產到使用都有資料可尋,亦有不少研究報告及醫學文獻作參考。」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許樹昌醫生苦笑。

許醫生是本地呼吸科權威 - 2003年SARS肆虐,他是首批被派往威院「戰場」的醫生之一。翌年,越南爆發禽流感,他與袁國勇代表世界衛生組織去視察及協助救災。2015年,南韓爆發中東呼吸綜合症,世衛又邀請他倆到當地考察及分享經驗。

「事實上,市民本來就不應對催淚彈有認識呀!但近期警方頻繁地使用,大大增加市民大眾接觸之機會。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我必須再次提醒,催淚彈屬於化學武器,不要因為警方使用次數增加而降低警覺性!」許醫生說。「國際對於使用催淚彈有嚴格指引,如應向人群的外圍發射,高度只能在膝蓋以下。我相信香港警隊內部亦有類近的指引。希望他們在決定使用催淚彈前能有周詳考量,畢竟人命攸關。」


警方多次於不恰當環境下發射催淚彈 有機會搞出人命

自2019年6月至今,各區但凡有市民遊行示威,即使事前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當日總會來個「催淚彈放題」;同時,又有市民製作「香港催淚彈地圖」,標示出警方曾在哪一區發射催淚彈;甚至有市民戲稱「品彈師」,分析警方於不同日子、不同時間、不同地區所使用的催淚彈,其氣味與身體反應有何分別......催淚彈已成為了港人日常生活一部份。

「事實上,市民本來就不應對催淚彈有認識呀!」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許樹昌醫生說。「但近期警方頻繁地使用,大大增加市民大眾接觸之機會。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許醫生是本地呼吸科權威。於澳洲考完內科院士後,因為親人的緣故,他選修呼吸科。「外婆生前患有哮喘,晚上最常聽到她不斷扯哮,我的印象很深。」畢業後在當地行醫十多年,並已達顧問級;1998年為照顧雙親返港,加入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威院),從此與香港人同呼同吸 - 2003年,SARS肆虐,他是首批被派往威院「戰場」的醫生之一,第一批患者中不少是同事。翌年,越南爆發禽流感,他與袁國勇代表世界衛生組織去視察及協助救災。2015年,南韓爆發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即「新SARS」),世衛又邀請他倆到當地考察及分享經驗。今年8月下旬,他為六年級醫科生辦《接觸催淚彈及胡椒噴霧對健康的影響》講座,坐無虛席。

「了解催淚彈,比了解SARS容易。後者當年全球第一次出現,大家對此病毫無認識,每刻都是咬緊牙關,摸著石頭過河。催淚彈由生產到使用,都有資料可尋,亦有不少研究報告與學術文獻作參考。」許醫生苦笑。

對上次市民接觸催淚彈,要數2014年928金鐘一役;然後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越南難民營。「1994年,白石難民營發生騷亂,香港皇家警察曾經使用催淚彈。其時紅十字會在營內設救護站,即時處理受傷難民;情況嚴重者會被送到威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當年有醫生進行研究,發現184位曾接觸催淚彈的難民裡,52%的人燒傷,38%人咳嗽,29%人頭痛,21%人往後出現氣喘;共有19%人因咳嗽而胸口痛,共15%人喉嚨痛,甚至有人咳血 - 這個報告,算是早期本港關於催淚彈的研究及治療經驗吧。」

他又以此與今日警方使用催淚彈的方式作比對。「催淚彈有擴散及刺激人體之效,可驅散聚集的群眾,因此當年警方在白石營騷亂中使用,非常合理。但幾個月以來,我留意到警方不但過於頻繁地使用催淚彈,更會在不恰當的場合中使用,這有機會『搞出人命』。」


在室內使用催淚彈 與驅散人群之原意相悖

且聽聽許醫生分析:「若用以驅趕市民,在露天空間使用催淚彈著實無可厚非,因為人群會為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而走避。但今年8月,警方先後在港鐵葵芳站與太古站內發射催淚彈,那是相當有問題的事 - 雖然催淚彈於1997年被剔出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公約》(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簡稱CWC),不過其性質則等同化武,人體接觸後會有刺激反應;短時間內吸入一定劑量會致死。」

警方後來於記者會上解釋,由於當時情況緊急故於葵芳站使用催淚彈,並強調該站屬於「半開放式」,意指不會影響市民健康。但許醫生卻稱,「半開放式」之說,醫學上講不通。「催淚氣體在室內無法四散,現場的first aider及店舖職員等亦未必有防具去保護自己;哮喘或鼻敏感患者的呼吸道即有可能因受刺激而收縮導致窒息 - 中東巴林就有人因在室內吸入催淚氣體而窒息死亡的個案。這明顯與警方驅散群眾之原意相悖吧?」

「另外,以太古站為例,我從電視上看到警方當晚在自動電梯前近距離向市民發射催淚彈。剛從槍管射出的催淚彈非常高溫,若不慎接觸皮膚會造成二級燒傷 - 剛才提到1994年白石難民營的騷亂,送院者之中有52%屬燒傷,就是這個原因。除此之外,地鐵站內有閘機、樓梯、自動電梯等設施,催淚氣體令現場每個人皆無法看清面前情況,若引起市民恐慌,就會造成人踩人的意外。這些後果,又是否在警方的估算之中?」他補充,有傳媒拍得葵芳站內的催淚彈殼,上面列明最大射程為八十米,若當時有市民近距離中彈,會受重傷。

「國際對於使用催淚彈有嚴格指引,如應向人群的外圍發射,高度只能在膝蓋以下;但有幾次,我在電視上看到,警方從較高樓層向下發射催淚彈,其衝力加上地心吸力足以致命―敘利亞就曾有人因被催淚彈擊中頭部而死亡!我相信警隊內部亦有類近的指引。希望他們在決定使用催淚彈前能有周詳考量,畢竟人命攸關。」無論葵芳站及太古站,都在警方於站內使用催淚彈翌日重開,以方便市民。許醫生對於此一決定不敢苟同。


頻密使用催淚彈 危害市民健康

「催淚彈的原理是,在發射的過程中以高溫令裡面的化學物質高速揮發及擴散。而由於它是『武器』故能即時刺激雙眼、呼吸道及皮膚;同時,為加強殺傷力,其化學粒子帶有較強黏性,會黏附於所有接觸得到的表面,因此人體接觸後不能單以清水除去,若附在皮膚要以梘水清洗,眼部則用生理鹽水。可以想像,催淚彈的粉塵附在港鐵站內每一處,尤其是通風系統。為免影響乘客健康,港鐵應該進行徹底清潔才對外開放。急著重開受催淚煙污染的港鐵站並非上策。」據知,兩個港鐵站均有商舖於事發後翌日銷毀可能被污染的食物。

「過去的日子,警方在全港各區使用催淚彈清場時,都會波及民居及老人院,這對社區影響很大,使我十分擔心。香港各區皆是人煙稠密,警方在地鐵發射催淚彈會波及普通市民、港鐵職員及站內店舖員工;在民居施放催淚彈,長者心肺功能較弱,吸入催淚煙後可能令氣管收窄,導致窒息。同時,催淚彈粉塵較空氣重,在急速擴散後即往下墜,較大人矮的兒童自然首當其衝;而且他們的器官功能未臻發育完成,粉塵對身體的影響會較大。」他建議,若警方在當區使用催淚彈,市民應立即關上冷氣及門窗,並到較高的樓層以免吸入催淚煙。

「一般催淚彈在落地後爆開,煙塵最高會擴散到三至四樓,故此應走到較高樓層以呼吸新鮮空氣。同時,記得要關窗、關冷氣及抽氣扇,以免粉塵黏附其中。大約三十至六十分鐘後,待絕大部份的粉塵『塵埃落定』即可。返家後,必須先清潔冷氣機隔塵網及抽氣扇扇葉,才可使用。」若未趕及關上門窗怎辦?許醫生建議用番梘水徹底清潔全屋,但窗簾、毛公仔與及絨布製的家具,由於容易黏附大量粉塵,為健康計最好扔掉。


催淚彈遇高溫即釋放山埃 若不慎接觸,應徹底清潔護具及扔掉衣服

除了全港「催淚彈放題」,另一個市民關注的話題是,究竟過期催淚彈有無毒?早前警方承認使用已過最佳效能期的催淚彈;亦有報道指過期催淚彈內含有山埃。「過了使用期限的藥物,藥效會減低。依此邏輯,過期催淚彈的揮發性、擴散性與刺激性皆會大大減低。目前沒有研究證實過期催淚彈會釋出山埃 - 唯一根據是美國軍方在2010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催淚彈在正常的使用下,在攝氏150度下會釋出兩種副產品;但在275度至300度之高溫就會釋放出逾十種物質,而其中一種是山埃。因此,對比使用期限,若在示威現場有催淚彈落在火堆裡再爆開更危險,因為無論是否已經過期,只要夠高溫都會釋放山埃。」曾有人引述委內瑞拉化學家Mónica Kräute於2017年的專訪,指出過期催淚彈會釋出山埃;對此,許醫生強調該篇報道裡未有提供醫學文獻支持,故對醫學界而言,沒有研究及參考價值。

自六月底起,有報道指不少前線記者因吸入催淚煙而咳嗽、氣喘;熱血時報記者在抗爭現場採訪時吸入催淚煙,及後亦有出現眼痛、咳嗽、腹瀉、皮膚敏感等情況,許醫生提醒,由於前線記者與警方距離較近,而且需要長時期在現場採訪,因此必須要做足保護措施。「我最常看到的畫面是催淚彈落地後,傳媒爭相上前拍攝;這情況下即使記者帶齊裝備,亦難免會沾到皮膚及衣物。我明白那是出於專業,但大家必須同時好好保護自己。事實上,自6月至今,無論市民或前線記者,護具都一直升級 - 最初,大家用的是普通口罩,講究一點的會配戴N95。然後是頭盔、眼罩、反光背心......直到今日,不少人己配備能覆蓋整個面部、使用活性碳濾芯的『豬咀』。」

「我必須再次提醒,催淚彈本來就是化學武器之一,不要因為警方使用次數增加而降低警覺性!人體接觸催淚煙後除了即時出現刺激反應,更有醫學文獻指出會有後遺症,如增加患上青光眼的機會,或會患上哮喘及皮膚炎。」同時他又提醒記者與市民,即使戴齊護具,在離開現場後亦要小心處理以避免接觸粉塵。

「由於頭盔、『豬咀』等護具表面都沾滿粉塵,因此脫面罩時須配戴手套,然後以番梘水清潔護具;並要定時更換濾芯。可以的話,由衣領頸部正中央往下剪開上衣並脫去,如此一來,皮膚就不會沾到粉塵了;千萬不要以執住衫腳再往上反的方式脫衣,因為那會將衣物表面的粉塵帶到面部。最重要的是,當發現自已吸入催淚煙,不要即時吞口水,否則會將刺激物帶到消化系統,亦是不少人在『食煙』後肚痛、腹瀉及嘔吐的原因。」

「面對催淚彈、胡椒噴霧等化武,大家要好好保護自己。但,護具本來就不應該在市民的家裡出現。」許醫生慨嘆。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74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