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膠,出得嚟行,預咗要還(回應《回應本土派的攻擊:民主運動自身豈能不民主?》)

左膠,出得嚟行,預咗要還(回應《回應本土派的攻擊:民主運動自身豈能不民主?》)



(前言︰一篇拙劣的文章,引來左膠千字文批評。或者我說得不清楚,但又要起文回覆,即又浪費我的時間和金錢……)

早前,有人在獨媒言之鑿鑿,說上街「非法籌款」是公民抗命;筆者出文反擊,直指這樣的類比跟把張子強綁架富二代說成「公民抗命」的荒謬性無異。必須承認,這篇文章未臻完美,太快下定論,引來左膠寫下八股鴻文反擊。有見及此,筆者嘗試再說明。

筆者從未說過「不淮社運團體籌款」。確實,從事社運的團體是有籌款的權利。比方說,七一遊行向途人籌款亦非不可。問題在於,既然不是法例容許,風險就必須自負,因為警察不搞你是「人情」,搞你是「道理」。維持社運團體經營,其實還有千萬種方法,有能者可以寫書、搞話劇、開政治課堂講座吸納入場費等等。然而,當你們埋怨以正途申請上街籌款是大型團體的專利,又可曾想過籌款只得一種方法?解決問題,不是搞社運,甚至打工仔最基本要做好的事情嗎?若是「冇人SHOW你」,就請得照照鏡,反問自己為何有這麼好的「論述」和「行動力」,吸引力卻遠遜你們嗤之以鼻的本土派。

不過,既然選擇得上街籌款,筆者也欣賞大家對抗權力機器的勇氣,但與此同時,你們也得承受籌款的風險。更何況,你們上街籌款,是真的為籌募營運經費嘛,又不是刻意挑戰法律底線(記住,你們只是承擔已知的法律風險,不是刻意觸犯法例),怎可把它說成是「公民抗命」呢?

所謂的「公民抗命」,共識在沒有其他方法的情況下,公然以犯法方式挑戰不合理的法律或制度。或許會帶來政治籌碼,可是這樣一做,基本上沒利益可言;上街籌款就不同了,對社運團體來說,先說有經費的「利益」,後說籌款方式的選擇性,兩大因素在前,上街籌款何以符合「公民抗命」呢?

而且,有些人總喜歡「混水摸魚」。比方說,社會主義行動在去年反國教集會期間,未知會主辦團體學民思潮便在政總門外附近籌款及收集簽名,聲稱要「籌備罷課」;同一團體,又在10月底港視發牌集會的人潮中擺攤位,大聲疾呼要「爭取開放民間大氣電波」,繼續收集簽名和籌款。集會的同時,又有另一班人,造了一個跟港視標誌一樣的「二次創作」標誌,然後向集會者募捐……以上全部,在道理上說得通,大家「有權利」在不強逼第三者的情況下用任何手法募捐,只是在道德上,當群眾未了解募捐者與集會的關係(其實極其量只是參與團體之一,更不是搞手),這樣以近乎抽人水尾的方式,搏取群眾以為捐款就是幫助集會搞手的話,就絕對不要得!

好,就當你收集捐款支持運動一直擴大,甚至拉上政治的層面。又要在此說明,筆者從沒有說過「不可抗爭政治化」。反之,遇有任何民間抗爭,更應「馬上做,即刻做」,把它變成政治議題。例如北區奶粉荒,本土派行動者透過光復行動,並連結政客及媒體,迅速令議題變成全民焦點,令政府不能不重視;本來只屬教育事務的洗腦國教,學民思潮牽動抗爭,更借各家之力連結至政治,掀起全城抗爭。重點在於,將議題政治化,是牽引到甚麼方向呢?最後受惠的,又是那一班原來企出來的受害人嗎(或受影響群眾)?

就拿三月份的碼頭工人抗爭來說。出發點是好的,支援受欺壓的碼頭工人,不斷提升事件層次,擴大戰場吸納更多同工與民眾關心事態。利用民間壓力,加上罷工對長實產能可商譽的受損,可以增加工人在談判桌上的議價能力;但事與願違,一方面長實「企硬」,行動沒有升級,狀態膠著,令抗爭產生損耗;另一方面,抗爭的焦點無端端變成批判李嘉誠甚至資本家,到後期甚至有那些「苦行」,又搬到長實總部大樓外「駐紮」,統統形式大於實際,對事態幫助不多(甚至無幫助),最後隨工人復工,抗爭亦不了了之,抗爭變成長期「監察」;大半年後,碼頭又發生意外,有工人死傷。

另一例子是過去不久的港視抗爭集會,當陳璟欣與區諾軒二人不知就裡接過公民廣場的講台,他們一說就是實踐「商議式民主」,要學習「佔領中環」以小組討論形式商討下一步,甚至有人提出到無線或亞視門前抗議。請問,抗爭的目標是甚麼?不是要求政府交代抗絕發牌的原因嗎?為甚麼要群眾討論「下一步」?你們是為港視員工出力,抑或為「試驗」商討式民主的可行性?

政治這回事,抽水一定有,政團或社運組織從議題中抽取精華,再轉化成抗爭動力,帶領群眾出發從來都會發生。與其說是「騎劫」,不如說是爭奪抗爭行動的話語權和決定權。只是,你們可有為群眾想過嗎?你們是為達成目標而想搶擔大旗,還是為實踐自己心目中的「行動綱領」才不斷「搶疆」?你們是為協助受害的一群帶領群眾,抑或為「教育」你們心中奉信的一套理念,才走上台前?

我又倒想問一下,當你們振振有詞地宣告你們的行動綱領和亮麗的抗爭「成績表」,但實質上又做出多少的事情來呢?好像在保衛天星碼頭和反高鐵集會一役後(特別是後者),你們就發明了一套行動機制,由網上宣傳、行動手法、進行流程等等跟同一個模式去走。換言之,以市場學來說你們是將整個社運「模組化」,變成「可計算」、「可預測」、「可控制」及「成本最少化」的罐頭行動。而其實,反高鐵一役除帶來表決當天晚上的交通大混亂,以及造就一班「社運人」來,罐頭行動的實際作用並不多。模組化的「罐頭式行動」一而再,再而三令人失望,惹來尸位素餐的質疑,應是十分合理吧?沒有人喜歡失敗,包括單純為抗爭目標企出來的群眾。有人提出質疑,或是心灰意冷,是理所當然。

所以你們的影響力日減,甚至被人指罵,淪落到要像孔乙己一樣,連籌款也說成是抗爭的功勞,絕不能單純歸究於本土派的指罵,或是筆者在拙文中的隻字片語。以HKTV籌款事件為例,爆發原點很可能是完全不關事的第三者!而且,事前早已有人說不要左膠抽水,這些人當中是筆者的朋友,他們根本不是甚麼本土派,只萬千會上街的無名群眾之一。

回應你們的核心問題,你們做甚麼也可以,從來沒有人限制你們出版、集會、搞行動的自由。不過,有自由不等於可以「做甚麼也不用負責」,你們借東風抽水,就有被譴責的「風險」;你們逾越了界線,被第三者追罵,還要聲大夾惡反擊之,成何體統?

又容筆者反問一句,正當你們不斷在抗爭行動上搶頭香,為所屬團體爭一席之地,堅持你們的「行動民主」,究竟是為達成原來目標,抑或純粹借東風去做你們想做的行動和「綱領」呢?請應撫心自問。

(後記︰希望這篇文章的「LIKE」數過百,否則若只得數十分享,便證明左膠的討論價值甚低,亦浪費了我周末一連兩天捱夜思考寫作的心血)

(圖片轉自facebook)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