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處的繁簡神秘手法

入境處的繁簡神秘手法


不知大家還記得「激烈的海胆」先生嗎?「激烈的海胆」原名 Humphrey Dupont,是一名法國來港的科技大學交換生。「激烈的海胆」是他的香港身份證上的中文名,不知是他本人還是誰,把那張身份證拍照放上網。這張霸氣又好玩的身份證自然引來網上熱議,在本年三月份獲多張報章報導,包括《蘋果日報》《東方日報》。根據報章資料,本港巿民有權隨意改名,毋須跟隨父母姓氏,但原則上不可使用涉及冒犯性或粗口字眼。以前亦有市民改了一些非主流的中文名字,例如「凌晨一吻」或「小小燕子」。《東方日報》文章指出,「只要入境處的字庫有該字,甚至簡體也會接受」。

激烈的海胆的「胆」字明顯是簡體字,其餘幾個字是繁簡相同寫法。海膽先生解釋說他是用 Google Translate 得到 Fierce Urchin 的簡體字寫法,然後抄下。起初大家在海膽先生現真身前都曾因為這個簡體字而熱烈爭論這張身份證的真偽,可見香港人很多都不知道原來身份證是可採用簡體字做中文名字的。曾經有人在高登發帖提到向入境處查問簡體字入證一事,只是反應冷淡,被人回了句無聊,便無疾而終。

平日如非必要(例如不幸在街上購物時被抄牌),大家都很少拿出身份證來研究,更很少看到家人以外的人的身份證。因緣際會,我的工作需要處理不少跟名字有關的事宜,愈見得多愈感到疑惑。

疑惑一,仍是要說繁簡字體問題。大家知道滿十一歲的香港居民,不只是永久居民都要申請身份證嗎?今時今日,有多少來自大陸人的香港居民、全日制留學生、專才、投資移民及其家屬,這個不需多講。這些人士拿來申請的護照或入境證上面的中文名字,自然會是簡體字。如果根據以上所述,申請者可以自行填寫、要求或者選擇的話,想當然他們的身份證上的中文名都多數採用簡體字(例如叶钟、马仪、万国策)?或者會有少數仰慕香港文化的人士,會要求入鄉隨俗,用繁體字(例如葉鐘、馬儀、萬國策)?告訴你,你會看到的名字可能是這樣的:叶鐘、馬仪、萬国策。

以上當然是假名,我當然不會蠢到用真例子啦!但看得出是繁體還是簡體嗎?答案是兩者都是,兩者都不是。不要以為我在說笑,繁簡混雜的名字在我面前出現過無數次。網上也有少量大陸人提出來問怎麼辦平日我也有遇到被當事人糾纏不要跟足怪怪的身份證名字……對著這些不倫不類的名字,我常想,到底是申請人不識字,還是入境處的職員不識字?

疑惑二,仍是要講中文字,不過這次講繁體字。寫錯字,會錯意的事,總會發生,父執輩有時都會講講當年的搞笑事,通常錯有錯著,繼續用那些錯名或者錯生日日期。我找到樹仁大學《仁聞報》曾有文章探討《蘋果日報》有報道過因繁簡字不同而帶來問題個案但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是有時會在身份證上見到誰都不會使用的異體字──根本就用電腦連延伸字庫都找不到的字。入境處的字庫獨特,有相當厲害的造字功能,可能你要什麼字都會弄到給你。如果當事人的爸爸媽媽學富五車而用了個今時今日少見的古字,那無可厚非,要尊重和欣賞。但搞笑的是,我遇上的那些神奇字身份證持有者都是大陸人,他們的名字本來是簡體字。我曾經有機會問過一個當事人,問他名字其實是簡體那寫法才對吧!他馬上同意,而且表示那個繁體字他都不認識。那一刻我啼笑皆非,入境處的職員是要展現他的創意,才用一個一般電腦打不到的字嗎?

疑惑三,是英文部分的格式。香港人的名字如有兩個字,通常會在每個字中間加空格,分開兩個字,例如 Leung Chai Yan。大陸人的證件就像大家看英文報章的音譯,英文名字就算兩個到四個字,都不加空格的,例如 Deng Xiaoping。他們的證件當然也一樣,身份證應該多數都跟足。所以十之有十張中國大陸人持有的香港身份證都不會在普通話音譯英文名字中加空格。我一直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直到近日我因事翻查一些十多年前敝人任職機構的書刊名冊,竟發現前人的普通話音譯英文名都有空格,幾乎無一例外!根據身份證格式輸入名字進機構系統的程序,運作多年,是在我剛加入時前輩教的。前輩們應該沒空去分析每個名字哪兒應該加空格。由此推想,會否以前的身份證都會跟從香港的生活習慣,在多字的普通話音譯英文名字的字與字之間加空格?面對這個開心大發現,令我不禁又想,當年堅持的,到底是敝人的前輩,還是入境處的職員?

入境處的工作手法神秘萬分,如果有讀者深得箇中奧秘,能夠指點迷津,感激不盡!如果不便公開,可以私訊《熱血時報》編輯代轉,功德無量!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