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百善孝為先

孔子說:百善孝為先


《論語》說,孝是仁的根本,也是儒家的立道之源;可是現今中學的通識科,講到華夏傳統的孝道時,大都說是不符合現代社會 - 事實上,凡是制度必有其原因,不去理解卻一味否定,結果是讓學生產生虛妄的認知。一方面,通識課本並沒有就傳統孝道之背景提供相關資料,而任教的老師亦不一定有相關的文史哲涵養。於是得出「中國傳統孝道都是不好的東西」的結論,且將通識變成教壞學生的科目。

中學通識與儒家孝道


中學通識科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在沒有相關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就進行所謂「批判式思維」。結果敗壞了基礎知識,帶來大量偏見,有違教育乃學習正確知識之宗旨。

關於中國傳統孝道「孝在心」,及表現為孝道的種種行為,須隨時代的現實而調整,若一成不變只會成為教條。舉個例,讀古書時常會讀到古人守孝三年的情況,事實上孔子在世之時,其學生宰我已提出有關疑問:不守孝三年可以嗎?當時孔子的回答是,安心就可以。《論語.陽貨》有這一段話: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大意:宰我跟孔子說,三年守孝期似乎太長。君子三年不行禮,禮節會衰壞;三年不奏樂,音樂必崩喪。舊穀吃盡了後,新穀登場,鑽木取火都會按季節更換木材。所以,守孝一年就夠。孔子反問:吃美食,著靚衫,你心安嗎?宰我說:「安。」孔子聽到之後說,若你心裡感安樂,就去做吧。君子守孝時,食美食卻如無味,聽音樂卻不快樂,住大屋卻不安適,所以都不會做。若你感安心,便去做吧。」宰我甫一離開,孔子說:「宰我太不仁了。嬰孩出生後三年都處於雙親懷裡。因此天下人都設三年居喪期。他如何報答過父母三年的懷抱之恩?」)

為何守孝是三年?孔子的解釋是嬰兒出生,三年才能離父母之手。古代可守三年之喪,因是大家庭,守喪所帶來的經濟負擔,整個家族可以負擔;再者,古人早婚,父母過世,其子女的下一代亦應已長大,生計的照顧也較輕。但如今,莫說守喪三年,三個月都不行;尤其是要供樓的,有沉重經濟負擔的人。

儒家孝道與現代社會


守孝三年的華夏古禮,乃現代社會逼切需要的喪親治療。香港每年逾四萬人死亡,有專家估計約兩成喪親者於一年半後依然抑鬱並需要支援。這正《周易》所云:「百姓日用而不知。」

常言道「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其重點在於慾望的擴張與收歛,淫是慾望擴張的起點,萬惡由淫而生;孝是慾望的收歛,百善以孝為始。好與壞的習慣養成,乃儒家修身的首要之務。

教通識科者,需對華夏歷史有著同情和理解,不能一味否定。錢穆先生寫的《國史大綱》是基於五四風潮,時人將中國歷史以專制黑暗四字一筆抹殺,故立志要寫一部讓國人正確認識國史的「新通史」。同時,錢老於該書的引論中,就其構想的「新通史」提出兩項具體規定:

「此新通史應簡單而扼要,而又必具備兩條件:一者必能將我國家民族已往社會文化演進之真相,明白示人,為一般有志認識中國已往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種種演變者所必要之智識;二者應能於舊史統貫中映照出現中國種種複雜難解之問題,為一般有志革新現實者所必備之參考。」

錢老於上文中所提出的第二點,必須建立在第一項之上,即需對中國傳統的演變有所認識。因此,筆者認為,通識應是大學課程 - 學生需於中學階段有一定相關基礎知識,才能進行所謂「批判式思維」;如今的中學通識是未學行,先學走,自然一仆一碌。

(圖片來源:AlexHe34|CC BY SA 3.0)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64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