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 as a Story (上)

Museum as a Story (上)



關於電影,暫時想放開一下,因為今年的大片,很悶。

過去不久的復活節假期,聽說留港的朋友沒多地方遊玩,結果一鍋蜂衝入長洲渡假。但老實問句,大家可有想過參觀博物館呢?雖然香港發展歷史僅得百多年,但也擁有好幾座小型博物館,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的歷史,可追溯公元前。它尚未成形的時候是當權者的收藏庫、貴族的畫廊、上流社會的藝術收藏間等,民間百姓根本無從進入;直至近代,大英博物館、巴黎羅浮宮及各大歐洲國家級博物館逐步向民間開放。今天,世界各地有著大小不一,形式不同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功能,亦由最初的收藏、搜集和保育文物,慢慢變成為當地國民和旅客提供娛樂和教育。

然而,它可是建構公民身份價值的重要部分。

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它象徵當地本身歷史的憑證。亦因為故事,公民才可在從別人當中分辨自己(即英文的differentiation)。根據英國社會學家Benedict Anderson 的著作《想象共同體》,群體對於國家的理解與認同,源於自己當中有這種想法;國家的差異,便即人們對國家不同想象的落差。至於群體憑甚麼去「理解」國家?方法之一便是博物館的收藏展品。亦回到之前的說法,從認識博物館訴說的故事,建構屬於國家公民的身份。

以荷蘭為例,藝術在其基礎教育政策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政府努力向學生推銷該國豐厚的藝術史︰林布蘭特、梵高及20世紀風格派的畫作、特色與相關歷史,均為學生的必修課題。課程的規劃,網羅荷蘭由黃金年代至現代藝術運動。於是,參觀博物館活動自然須成為課程的核心部分之一。

因此,博物館的設計絕不能隨便。應收藏甚麼展品,路線應如何設計,展館各主題之間的比例分佈安排,將直接影響故事的構成,以及參觀者對故事之理解。筆者曾經參觀丹麥哥本哈根的國家博物館,除了是歐洲少有的免費大型國家博物館,亦完整地講述由原始時代、維京時代、中世紀皇朝、近代至現代的演變,既有令人自豪的維京人主題展館,亦如實呈現不同時代上流、中產及基層的生活面貌。部分展覽室會完整還原某個家庭的臥室擺設,猶如「示範單位」一般,直接講述丹麥人的生活;另一重點,是其海上貿易史。不過,博物館內屬「曬馬」性質的擺設不多,真正奢華的名畫、珠寶及皿器,反而收藏在丹麥皇室的克里斯蒂安堡宮(Christiansborg Palace)內。

回到香港,歷史博物館成立的雛型在1962 年成立,1975 年暫租星光行,1983 年遷往九龍公園,1998 年才有現在鄰近科學館的永久會址。根據前任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丁新豹的訪問記錄,歷史博物館的預算,包括保養及收購藏品等,僅為八百多萬美元左右,資源之貧乏可想而知。故此,不難想像歷史博物館會被其他國家的比下去。

常設展覽「香港故事」已經非常努力陳述由遠古到今天香港的發展,問題是,它所陳述的「獅子山精神」、「香港回歸」和「小島傳奇」等故事,又跟教科書有甚麼分別呢?在這套模板之外,香港歷史又有甚麼面貌呢?諸如香港各名門望族、林立港島的西式城堡、政制發展、完整的教育史甚至港督、西方人和小數族裔的日常生活等,卻變成專題展覽。可是,它卻是香港故事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或說,它的內容,可能只比瑟縮柏林博物館島一角的東德博物館(DDR Museum)豐富一點而已。

問題是,「香港故事」重點呈現民生,但政治方面有怎麼樣的走向呢?政治與民生的發展,又如何連繫到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呢?尤其,在「獅子山下」神話被揭破,既有老香港不斷被清拆、消滅的今天,歷史博物館的故事只會不斷失效。「香港故事」的設計,看來必須重新思考—當然,是從「香港本位」出發,非「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故有思維。

下期再續。



(原文刊於第二十九期《熱血時報》,於2015年4月19日免費派發。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

《咬蔗幫》節目重溫: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prog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