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瑪娃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下周初至中期華南或極端酷熱

受瑪娃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下周初至中期華南或極端酷熱


香港天文台和長者安居協會今日(5月26日)舉行聯合記者會,介紹加強酷熱天氣警告服務,及提醒市民為夏天酷熱天氣做好準備。
 
天文台今日加強酷熱天氣警告服務,因應極端高溫的情況推出新的特別天氣提示,並更新警告的注意事項。當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時,如氣溫普遍會達到極端程度,即35.0度或以上,天文台會發出特別天氣提示,並透過「我的天文台」流動應用程式推送通知,提醒公眾注意極端酷熱天氣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2022年本港共有15日在天文台總部錄得最高氣溫35.0度或以上,是有紀錄以來最多。隨着氣候持續暖化,預料2023年全年平均溫度偏高,達到最高氣溫紀錄首10位的機會為高。天文台署理助理台長鄭元中提醒市民,受熱帶氣旋「瑪娃」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下周初至中期華南地區有機會出現極端酷熱的天氣,大家要留意天氣變化並做足防暑措施。
  
天文台與大學和合作夥伴一直積極研究酷熱天氣對市民健康的影響,並攜手合作修訂了酷熱天氣警告的注意事項,包括較易中暑的群組及針對極端酷熱情況的防暑應對措施。衞生署提醒,長者、孕婦、嬰兒及小童、長期病如心臟病或高血壓患者,以及過胖人士均較易中暑,應及時觀察是否出現熱衰竭或中暑徵狀。如天氣極端酷熱,更應時常留意身體健康狀況,確保有充分休息,多補充水分,避免身體過份受熱。如感不適,應盡快求醫。勞工處亦呼籲在炎熱天氣下或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士,參照勞工處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採取所需的防暑措施。
  
(政府新聞處圖片)


作者
全球化計劃NEW

熱血時報全球化計劃

過去數年,熱血時報致力透過新聞報道和評論文章向大眾傳訊。為把真確資訊傳予更多讀者,現時各位讀者可通過課金系統,以金錢支持個別報道或文章。

每週獲得最多課金支持的3篇文章將會翻譯為英文,以讓英文讀者可從熱血時報取得資訊。其他未入三甲的文章將滾存至下週結算。如讀者希望你欣賞的文章可讓更多人閱讀,歡迎課金支持,同時編輯和作者亦可借此計劃得到大家的實質支持,有助我們進一步提升傳訊質素。

※ 熱血時報將抽取其中30%作行政及製作費用
※ 翻譯不適用於小說類作品,但仍然可以支持你喜歡的作者!
課金金額(HK$)
  • 100
  • 250
  • 500
  • 1000
  • 2500
  • 其他
下限為HK$100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