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德權稱政府閉路電視系統 無使用自動化人臉識別技術

聶德權稱政府閉路電視系統 無使用自動化人臉識別技術



近年,具錄影及自動化人臉識別功能的閉路電視系統(AFR-CCTV系統),在世界各地愈來愈流行,但就引起監控及私隱問題等爭議。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書面答覆議員質詢時稱,根據部門提供的資料,沒有政府部門曾經採購或研發AFR-CCTV系統,或在閉路電視系統使用自動化人臉識別技術。

聶德權指,警務處於陸路邊境及香港水域設置了約250部閉路電視攝影系統,用以進行邊境保安、反偷渡和反走私等工作。為了解在節日和大型公眾活動舉行期間的人群流量和動向,以採取相應的人群管理措施,警方亦會在策略性位置(包括可能出現大量人流的地點)裝設臨時閉路電視系統。聶德權稱,此類臨時系統不具備錄影功能,並會於大型公眾活動完結後拆除。

入境事務處和香港海關分別於管制站安裝2,331部及3,070部閉路電視攝影系統,以監察出入境管制站的人流和車流、e-道的運作情況和一般保安用途等。房屋署在公共屋邨及商場等場所,安裝了約24,000部閉路電視攝錄機,作保安、防盜等用途。

為監察即時交通情況,運輸署在交通繁忙路段和管制區範圍等合共設置約770部閉路電視攝影系統,提供影像作監察即時交通情況。康文署亦在轄下場地安裝8,650部閉路電視攝影系統,保障場地公眾安全、協助人群管理及監察場地運作。

聶德權又提到,例如容貌等生物辨識資料是直接與個人有關,當生物辨識資料與另一資料庫的個人資料連結,或經整合和分析後,可直接或間接辨識個別人士的身分。因此,生物辨識資料,例如人臉識別技術所得的容貌資料,亦會被視為《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下的個人資料,受《私隱條例》相關的條文所規管。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