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動員:香港政治歷史揮之不去的軌跡

循環動員:香港政治歷史揮之不去的軌跡


2020年4月,正常時,便會看見支聯會晚會的宣傳。現在因為隔離令,他們的晚會是舉廢不明。

然而,屠殺已在香港發生。若然那個晚會照樣舉辦,可能變成港人唯一的集體宣洩。在將軍澳悼念死難者,差役會發射催淚彈,但在燭光晚會,則大抵待遇不同。

群眾在悼念歷史逝者的集會,去暗暗替當代的悲劇痛哭,相當富有現代中國政治運動的特色。

1989年的六四慘案,造成香港近代最大規模社會動員,動員最後卻演變成選舉的熱情,把大量人物送上議會,造就了民主派。自始,社會動員不斷演變成選舉政治,成為香港政治歷史揮之不去的軌跡。

由社會動員到選舉,到惡政或社會恐慌又出現,烏籠議會多數出現烏籠抵抗,然後又再次社會動員。這樣的「動員循環」,三十年來反覆出現;每一次循環,香港社會都會賠上變革或抗爭的時機,令政府掌握群眾運動,增加抗爭和變革的難度。

「動員循環」五步

社會危機 社會出現危機,恐慌和憤恨瀰漫社會
群眾動員 大規模動員出現,民主派介入領導
行動瓦解 民主派瓦解社會動員
選舉漏斗 民主派把群眾情緒,收集在選舉工程
兩黨合作 民主派在議會假裝反對,與建制派黑白配合

然後到了另一個「動員循環」,再出現觸動群眾的社會危機;未有觸動群眾的惡政,則在無聲無息中通過。

這個循環現象,限制了香港政治進程。第一個循環,橫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主權移交第一次選舉的千禧年為止。

第一個動員循環:「民主抗共」


前途問題的社會危機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受九七大限困擾,社會根基動搖,出現了移民潮。留下的港人,面對漫長的《基本法》起草過程和中英爭拗,而當時其他主張,例如公投自決,也是不成氣侯。當時傳媒用了一個字眼來形容:「無力感」 - 這個十分感性、內向、又有點通俗心理學意味的詞彙,竟然可以歷久不衰,縱橫香港政治四十年。香港政局,論述不彰,戰略不足,歷史不清,而當權者只留一個詞,給港人顧影自憐。

烏托邦式群眾動員

1989年春天,北京爆發民主運動,港人的「無力感」受到「觸動」,變得有所寄望,便出現了「政治啟蒙」,跟隨一眾社運賢達的領導,「聲援」北京的民主運動。那美好的願景是,但求北京學生一仗功成,中國民主化,香港主權移交新的民主中國,便可「一天都光晒」。

可是遠在萬里外的民運,港人如何參與?順利成章,便是捐錢。大規模捐款,出席大型音樂會(如「民主歌聲獻中華」)。

香港群眾萬眾一心聚在跑馬地,一起唱歌,一起捐款,把香港的前途和無力感,寄托在款項,送往在遠方爭取民主的同胞,就成了當時最大的社會動員 - 就連當時解放軍坦克已經入城,在天安門的群眾已暴露在鎮壓危機下,港人的心仍處於動員的熱情之中,照樣捐錢。

民主派動員全香港,又瓦解動員

結果,六四屠城,港人由烏托邦的願景,以及歇斯底里的「捐款保平安」之中,猛然驚醒,陷入極度憤慨和恐慌之中。百萬人上街遊行。司徒華、張文光等呼籲港人罷工、罷課、罷市一日(「三罷」的由來)。但行動之前,司徒華在傳媒向全港呼籲,叫停「三罷」,指自己收到消息,指解放軍已經矯裝來港發動騷亂,呼籲港人不要參與「三罷」和上街。後來司徒華公開消息來源,是時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鄧蓮如,半夜致電他講述消息,表示已經跟蹤入境份子至酒店;而當日在油麻地發生的騷亂,竟然是無人被捕。

全民居英權和政府民主化:維護回歸的緩兵之計

港人在六四慘案後,由悲傷向憤慨,重回對前途的無力感。而有力的人,便移民去了。六四慘案後幾日內,出現兩個「心理慰籍」式的出路,一是港督提出替港人爭取居英權,這是給無力移民港人外逃的「希望」,二是司徒華發起了「港人救港運動」,提出了在1997年之前將政府民主化,給不能外逃的港人留下了「後路」。居英權和政府民主化,都是要引首昐望的「希望」,成了緩兵之計。九七主權移交,沒有動搖。

選舉漏斗效應:屠城恐懼,收窄成民主派贏得直選

1991年立法局換屆,首次有地區直選舉行。六十席議席,有十八席直選,民主派取得十七席。

1992年,時任港督彭定康推出政治制度改革。當時劉慧卿提出私人草案,要求六十議席全面直選,最後以一票落敗。投棄權票的,是民主黨前身之一「匯點」,包括李華明等人。1995年立法局,民主派再度參與。而之前在支持全面直選投票中棄權的「匯點」,參與政黨合併,成為今日的民主黨。

民主黨第一黨綱是「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們支持香港回歸中國。」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九七大限無力感,到港人寄望北京民運、經歷六四屠城恐慌,以及屠城後的守株待兔,直到九十年代中,這樣就十多年了。香港失去了移民海外的精英,失去了自保前途的時機;餘下的,是民主的空頭支票,烏龍的《基本法》和把寄望放在民主派的議席。經過了臨時立法會的時段,民主派挾民望和「民主抗共」的寄望,在主權移交後的1998年重返議會。這樣的寄望,在1998至2000年,以及2000至2004年兩屆,變成了甚麼?變成了新自由主義的政商勾結政策,例如有民主派支持取消租務管制、支持社福界一筆過撥款等惡政。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81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