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普教中,就是為了捍衛香港

反對普教中,就是為了捍衛香港


香港教育制度的失敗,正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是囤積下來的問題,是一個制度上的問題。教育局形式上設立了一個制度去檢討、接收公眾的意見,但卻採取「左耳入,右耳出」的態度去敷衍公眾,行為令人反感。他們固步自封,卻不能提出有效的教育政策去協助學生在這個畸形的教育制度下掙扎,最後莘莘學子便淪為受害者,前途毀於一旦,成為這教育制度巨輪下的殘餘物,手無串鐵地受到現實社會洗禮,衍生出種種社會問題。

近來,教育政策引起不少矛盾,例如「國民教育」,引起公憤。另外,在課程發展議會的指引中,開始提及全面推行普教中,並且在語常會進行一項研究,與參與計劃的學校私下測試並討論其成效。在該份長達50頁的研究報告中,極度強調「普教中」若要有成效,建議學校將校內的溝通語言定為普通話,「以便學生有效學習普通話」,嚴重矮化粵語在港的地位。

首先,普教中違反中國語文科的教學宗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中國語文的興趣。超過90%香港人的母語為廣東話,強迫學生接受一個非母語的教學語言去學習中國語文科,上堂時連聽課也構成問題,嚴重窒礙學生的思維發展,更何況培養學生興趣?簡直是本末倒置!再者,在很多的唐、宋等等的詩、曲的發音都以粵語較為準確、通順。著教中的話,老師上課時闡釋也會出現問題,上堂時連這些最基本的中國文化基礎也教不好的時候,其教育成效備受質疑。

在這個大部份人以廣東話作母語的地方,使用其他地區的語言、一個對中國語文科教學成效百害而無一利的方法去作中文的教學,未免有點貽笑大方。普教中不斷矮化粵語,要求轉變學生的語言語境,例如將學校的溝通語言轉化為普通話,早會時用的是普通話、和同學閒談家常時用普通話等等,這就是語常會報告中談及的普教中的終極目標。整個教育政策在架構、推行方法以至目標,都是一個有意矮化粵語在港地位,牽連甚廣。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代表,其變化象徵著文化的演變,是文化的精髓。普教中嚴重窒礙本地文化承傳,毅然向本土文化挑戰。身為香港人,眼看屬於自己的文化逐漸被入侵,下一代用自己不熟悉的語言上學,莘莘學子的權益被剝削。為了現在,為了下一代,香港人你們會站出來捍衛自身利益嗎?

語文基金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推行任何形式的普教中的學校可獲資助大約150萬元資助,比起國教高出三倍,成為了一個經濟誘因去促使學校推行普教中、推行一個對學生成績有著負面影響的政策。大家都明白在這個教育制度下,學生學習壓力之大在大眾眼中已司空見慣,現在還要莘莘學子淪為犧牲品,真是百上加斤。除了沒有顯著的教育成效之外,「普教中」亦影響本地教師的「飯碗」。早前已經有學校被發現聘請中文科老師時,竟在聘請條件加入加入「普通話為母語」一項,嚴重削弱本地教師的權益。在語常會得報告中,談及普教中師資的時候,要求老師必定有足夠的教學信心,但以廣東話為母語的香港教師,其信心必大打折扣,最後造成雙輸的局面,將學生的未來拖到如此地步,又何必、何苦呢?

在普教中的荼毒下,下一代去的不再是「街市」,而變成「菜市場」;吃的不再是「魚蛋」而「魚肉丸子」;不再是「踏單車」而是「騎自行車」;回家坐的不是「巴士」而是「公車」……這就是你們甘願見到的未來嗎?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香港嗎?

沒錯!普通話的確有一個國際化的趨勢,所以我不反對學習普通話,但堅決反對普教中! 我不希望粵語在香港會成為一個沒落的語言,出現於若干年後的歷史書上。我所捍衛的,是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香港。


(圖片來源:「學生哥齊反普教中」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