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前行,燃點希望,還是盲目跟從,焚燒希望?

堅定前行,燃點希望,還是盲目跟從,焚燒希望?


林鄭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的重點,乃「明日大嶼」基建計劃,當中包括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預計可興建廿六至四十萬個住宅單位,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供七十萬至一百一十萬人居住;同時,該份施政報告中又提到,這個中部水域人工島,將會是繼中區及(規劃中的)九龍東後,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以新運輸系統連接中上環和大嶼山,並打通擴建後的機場及港珠澳大橋。

10月7日(施政報告發表前三天),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其網誌表示,未來十年政府在基建的總投資將超過一萬億港元。到底「明日大嶼」佔幾多百份比?施政報告隻字不提,卻說會用十億成立大嶼山保育基金⸺大興土木破壞自然生態與「保育贖罪券」的支出約為一千比一,令人哭笑不得。

以大橋打通中環、珠海及澳門,合乎成本效益嗎?香港有無需要在中環以外,另建兩個核心商業區?未來日子裡,巨型基建工程的超支、人工島的沉降風險有多大?計劃在人工島上興建的七成公營房屋,會否步水泉澳邨後塵,成為「新香港人專區」,土生港人依舊上樓無期?公私營房屋「七三開」的企劃,是否八萬五的攞你命三千威力加強版?這些疑竇,公眾需要追問、政府幾可肯定會迴避、主流媒體皆多數顧左右而言他,本席卻認為不是最核心的問題。

適逢其會與時不利兮的大工程

特區政府及其親建制中人為上述大工程說項時,常拿主權移交前的大型基建相比,指出英治下的港府在規劃及興建時,社會上反對聲音亦不絕於耳,落成後則證明是「事實勝於雄辯」。其實,這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港督麥理浩推行十年建屋計劃及地下鐵路工程,正值華府與北京外交破冰時期。其時,後者之經濟開放改革未開始,香港勞工密集的輕工業依然吃香。麥督的大計,幾乎為當時的宏觀政經環境度身訂造,日後的發展亦佐證了其舉措為香港經濟全面起飛打下堅實根基。

及至港督衛奕信規劃、港督彭定康力推的「玫瑰園」,碰上九七易幟前夕的中英政爭。然而,鄧小平於六四屠城後南巡宣佈深化改革,美國亦一改對華的交往政策,中英對立面實屬鬥而不破,「玫瑰園」工程核心⸺赤鱲角新機場及其交通配套,落成十多年後證實了此舉幾乎達致各方共贏。

今年,施政報告發表前一星期,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華府一智庫發表對華政策之演說,措詞極其強硬,不少評論者稱,中美衝突已超越貿易戰,而是新冷戰降臨。但林鄭竟定性為輕於鴻毛「貿易摩擦」(詳見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第126段),茫然不知世局凶險、不知香港早已失去微妙的國際關係緩衝區的地位;其前文後理,一面倒地登上北京的戰車,以「不要問,只要信」的口吻,並無向市民解釋其北方主子有何必勝策略?他日大獲全勝,由毛派味日濃的黨中央主導的亞洲新秩序,對土生港人有何益處?

施政報告以「堅定前行燃點希望」為題。將「希望」「燃點」,借喻香港將成為蠟燭或火把,看似呼應西諺的「隧道盡頭的光明」,但亦有洋人對此諺語作黑色幽默的補充:隧道盡頭的光明,也許是迎面而來的火車頭燈!香港人被林鄭政府置於大填海大發展的列車上,分分鐘在劍拔弩張的國際鬥爭中不明不白地車毀人亡。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63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