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贐明會總幹事程偉文及項目主任許明儀 談瘟疫政治下香港人的生與死

專訪贐明會總幹事程偉文及項目主任許明儀 談瘟疫政治下香港人的生與死



過去一年多,雖然大量使用消毒用品及口罩等「防具」,但卻只能擋去部份細菌和病毒;患有長期病、身體虛弱及罹患絕症者,既無法減緩病情,亦因疫情故而影響覆診進度,留院者更不能與家人相見。

「這一年,我們常接到來自病人或家屬求助。有臨終病人欲與至親見最後一面,亦有家屬因封關而無法回港,找我們協助跟進正在彌留期的住院親人之情況。」贐明會總幹事程偉文(Rocky,上圖右)道。他又坦言,曾有家屬因欲探望長期住院的末期親人而向贐明會求助,但由於其時香港每日有數百人確診,醫院恪守防疫措施,連恩恤探訪亦要暫停。

贐明會項目主任許明儀(阿Ming,上圖左)同聲一嘆:「這段日子以來香港人非常壓抑。從前我們會建議求助人多多外出散步,與親友相見,做點運動或自己喜愛的事。但來到今日,這些事都似乎不易做到啊!」

Rocky和阿Ming都表示,贐明會既有「過來人」義工服務,亦設有「向日葵」互助會,透過不同活動彼此分享與支持,互助互勉走出喪親的陰霾,一同積極面對新生活。惟活動因疫情故,需一再延期或改於網上舉行。二人坦言只能「盡做」,幫得幾多得幾多。


這一年,有臨終院友不能與至親相見,亦有家屬因封關而無法回港探病

過去一年多,因著《緊急法》,「口罩令」、「限聚令」、「限商令」、「禁堂食令」等等,在各個層面上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包括我們最脆弱的一環 - 疾病與死亡。

雖然大量使用消毒用品及口罩等「防具」,但卻只能擋去部份細菌和病毒;患有長期病、身體虛弱及罹患絕症者,既無法減緩病情,亦因疫情故而影響覆診進度,留院者更不能與家人相見。

「我們常接到來自病人或家屬求助。有臨終病人欲與至親見最後一面,亦有家屬因封關而無法回港,找我們協助跟進正在彌留期的住院親人之情況。」贐明會總幹事程偉文(Rocky)道。

「2020年的一段長時間,港人從外地回港要隔離檢疫十四日。當時有位身處境外的求助人,母親剛於本地一間醫院去世,卻無法即時返港奔喪,於是請托朋友聯絡贐明會以協助處理至親的身後事;我們在提供協助的同時,拍攝並製作一段喪禮的短片予求助人再轉交其他不在港的家屬。」Rocky坦言,並非每個個案都可如此圓滿解決;曾有家屬因欲探望長期住院的末期親人而向贐明會求助,但由於其時香港每日有數百人確診,醫院恪守防疫措施,連恩恤探訪亦要暫停。

「這段日子以來香港人非常壓抑。我們聽得不少個案,都因為無法外出唞唞氣而更易陷入抑鬱 - 從前我們會建議他們外出散步,與親友相見,做點運動或自己喜愛的事。但來到今日,這些事都似乎不易做到啊。」Rocky與贐明會項目主任許明儀(阿Ming)同聲一嘆。


香港人講究生活質素,但其實生命質素同樣值得重視,包括死亡

贐明會自1987年成立起,以提供哀傷輔導為主,並有殯儀支援以及與不同醫院合作,提供『床邊關懷』探訪服務。Rocky表示,自1995年開始,義工每星期到紓緩病房慰問病人、亦辦小組活動如手工製作,同時籌辦中秋節、聖誕節等節日活動等。「希望義工可藉著親切的慰問,能為病人和家屬分憂,並從中得到支持;加上小組活動,帶給他們開懷暢聚的好時光。」

據知去年曾有晚期病人在彌留期間向院方要求與贐明會一位同事及義工見面,這位病人在港無親無故,卻藉著定期探訪而與該位同事及義工成為莫逆。Rocky稱,該位同事及義工後收到消息後即趕到病床前相見,讓病人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我們都講究生活質素,其實生命質素同樣值得重視。雖然我們無法避免死亡,但亦可以跳出生命幽谷,活出人生彩虹。機構名稱『贐明會』中的『贐』,有臨別贈禮之意。」翻看《孟子.公孫丑下》,當中有「予將有遠行,行者必以贐,辭曰:『饋贐』」之句。但來到今日,「遠行」前的禮物,由金錢與物件換成了安慰和支持⸺以此作為機構之名,饒有深意。

「在過去,香港並不重視生死教育。就算是醫院,亦主要關注臨終病人身體所承受的痛楚。但近年情況已大為改善,中小學校都定期安排生死教育的課堂,傳遞生命可貴、人生有意義之訊息。同時,不少NGO亦辦相關講座,又辦展覽展出外國流行的紙製棺材、介紹『生前告別會』的意義,增加大眾對規劃後事以及殯葬禮儀的認識,同時減低對於死亡的忌諱與恐懼;本地多間醫院亦跟贐明會等機構合作,為病者與家屬提供情緒支援。」

生命的盡頭,往往是現實與情感的掙扎 - 先進的醫療技術能延長生命,但只可依賴儀器去維持的生命,又有何色彩可言?2018年台灣作家瓊瑤,為著其丈夫平鑫濤入院後的治療方法,一直無法跟平鑫濤與前妻林婉珍之子女達成共識,以致衝突不斷;而平鑫濤則因中風變成植物人,及後於2019年5月離世。


贐明會的「哀傷輔導」,為病人與家屬提供情緒支援

「以實際臨床經驗來說,在無法救治的狀況下,如病者依然清醒,醫院會讓他選擇醫療介入的程度。不過,若能及早安排『平安三寶』(遺囑、持久授權書及預設醫療指示),即使往後的日子健康轉差甚至失去意識,無法自行作出決定,醫生、律師及家屬,仍可有所依據,知道病者希望得到甚麼治療與照顧,不致徬徨無助。」Rocky多番強調,這不代表「等死」或「放棄治療」,相反地,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 當所有治療方法都不能阻止病情惡化、病人預期壽命很短,就可以考慮紓緩治療。「這並非刻意加快或延緩死亡,而是協助他自然地結束生命。」

他又稱,「病者預先與家人、醫生及律師一起商討並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與喜惡,譬如拒絕用未必有效的方法去延長彌留期,方可舒適、平和並有尊嚴地離開。」

雖然醫院每日都拯救無數的人,但亦會有無辦法助病人恢復健康的時候。如果每個人都想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走完人生路,同時避免家人因要作出決定而難受,甚至意見相左,確實有需要為自己做好準備。對大部份人而言,死亡彷彿是遙不可及,然而實相是死亡從來都是生命的一部份 - 包括自然死亡(疾病或身體機能衰退)及非自然死亡(意外、自殺及謀殺)。

「如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有尊嚴地離去,算得上是善終吧。以罹患絕症為例,確診後,焦慮與孤單感是最常出現的,畢竟死亡是每個人必須獨自面對的事,但從來沒有過來人告訴我們死後的世界是怎麼樣啊,一切只能夠從信仰、風俗與傳說中得知。故此,當身體的情況轉差,痊癒機會愈來愈低,情緒支援如陪伴和傾談非常重要。」

面對死亡,阿Ming表示,不同年齡的人,反應亦有分別。「一般而言,常見是情緒反應是哭泣、失眠、失去食欲及社交退縮,他們會不願見人,或不欲因外出至某地而觸景傷情,勾起往日回憶。另外,面對死亡的無力感或者使人憤怒和自責,認為上天不公平,『怎麼要發生在我身上?』即使不曾接受哀傷輔導訓練的人,將心比己,與其說『唔好諗咁多』、『睇開啲』之類的話語,不如多點陪伴,一起看電視或者書,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不相干的事情如娛樂新聞,或幫忙解決日常的小問題,都能夠紓緩他們的不安與焦慮。」

Rocky分享了美國心理學家Elisabeth Kübler-Ross於1969年出版的《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的「Kübler-Rossmodel」,亦稱「Five Stages of Grief」 - 一般人面對哀傷與災難時所出現的五個獨立階段:否認、憤怒、懇求(或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這些階段不一定會順序發生,但她認為病者至少會經歷其中兩個階段。」


因疫情故,贐明會服務只能「盡做」,幫得幾多得幾多

阿Ming強調,面對如此大的打擊,每個人的信仰、年齡、性格、過去的哀傷經驗、心理健康、與逝者的關係等迥異,反應亦不盡相同。「有些人可能會表現得麻木,但不代表他們沒感覺或無情無義,他們只是需要時間去消化和接受。時間是最好的治療師,容許他們按自己的生活節奏和步伐去處理這一難關,容讓他們疏理情緒至有較好的狀態及支援下,才逐步面對和接受現實,毋須批判與否定,亦不用勉強,更不要與別人比較或強迫自己於指定時間內復原,否則隨後可能因見進度不如預期而更失落。」

「誠如阿Ming所言,每個人的步伐和進度都不同。曾經有一位女士來尋求輔導,細問之下,原來她的丈夫已於六、七年前離世,但因要專心照顧孩子,因此要待他們長大後才聯絡我們 - 實在無法想像,過去的一段日子,她每日是如何渡過的。」Rocky提醒,若哀傷反應長期持續,如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其反應依然強烈,並無法回復正常社交與生活,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同時二人均表示,其實無論病者與家屬,生前死後都面對龐大心理壓力,如果不及早處理,或會引致其他問題。

阿Ming補充,必須留意當事人有否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傾向,如酗酒、濫用藥物、濫交、以利器弄傷自己或暴力行為等。她又認為,無論長者、成人或兒童,當面對至親離開,都應盡量維持穩定的生活與作息,並且不要太快作出重要的決定和變動如搬家、轉工及處理遺物。「當下最重要的是適應往後的生活,即使離去的不是親友而是寵物,亦一樣。尤其是小朋友,他們不擅長表達情感,成年人必須謹慎處理。否則會導致情緒困擾,甚或出現精神及行為上的問題。為此,贐明會特別在位於麗閣邨的會址闢出一角作為兒童遊戲治療室,旨在讓孩子能夠於安心的環境中,透過玩耍進行哀傷治療。」


「小朋友比我們想像中更成熟。在承受失去至親痛楚之同時,又憂慮自己會否為家人帶來負擔,故此總是在長輩與至親面前收藏情緒;但其實他們的身體、心靈、社交與認知層面,仍在建立及發展中,因此較成年人脆弱。贐明會的『共童導過』服務,由專業輔導員陪伴小朋友,於兒童遊戲治療室,按其成長需要,以適切的方式如遊戲、繪畫、故事及角色扮演等進行輔導,協助他們去面對噩耗,同時認識死亡概念、自我情緒反應及哀傷歷程。這裡有畫筆、畫紙、洋娃娃,以及以生死教育相關的繪本與圖書 - 還有模仿棺木與骨灰龕的盒子。房內更設有玻璃鏡,家人與社工可在此觀察小朋友有無異樣。」

「獲陪伴、被明白,也有療癒的效果。」Rocky分享一個親人自殺的個案,由於衝擊太大,家屬無法接受,因此贐明會義工與家屬相伴同行。「喪親者頃刻要接受至親自殺之事實並非易事;如何收拾心情去認屍,甚或處理身後事?贐明會的『伴行延續愛』服務,由受訓義工協助欠缺社區支援網絡的喪親者辦理及處理殯葬事宜,包括陪伴他們到殯儀館或長生店安排治喪程序,亦陪伴喪親者辦理死亡證、訂火化爐期,有需要的話更可陪伴守夜和出殯。過程中,義工既會提供資訊作參考,亦作適切關懷,以減少喪親者過程中的焦慮與不安,紓緩情緒壓力。」

阿Ming推介一套由Nicole Kidman主演,講述一對夫妻如何經歷喪子之痛的電影《Rabbit Hole》(港譯《心靈觸洞》),並引用片中一段對話與大家分享。「電影中,Nicole Kidman的兒子離世十多後,被問到『會過去的嗎?』她的回應值得細味。大意是『對我來說,不會。但卻是改變了輕重,到了某個階段,就承受得了,變得可以從心底裡挖出來,儼如放在袋裡的磚頭,有時我甚至會忘記了它的存在。不過它一直都在,你可隨時掏出來。有時它很可怕,有時不。你實在不喜歡它,但它就是代表著兒子啊,所以無論人在何方,都會帶著它。』

Rocky和阿Ming都表示,不少個案中,當求助人得到適切支援並渡過難關後,即成為其他個案的同路人。為此,贐明會既有「過來人」義工服務,亦設有「向日葵」互助會,透過不同活動彼此分享與支持,互助互勉走出喪親的陰霾,一同積極面對新生活。惟活動因疫情故,需一再延期或改於網上舉行。二人坦言只能「盡做」,幫得幾多得幾多。」


(熱血時報網台節目〈聚焦訪談〉第33集有贐明會專訪)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93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