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女探險家李樂詩

專訪香港女探險家李樂詩



現時南極及北極的冰川溶化情況日益嚴重,引起世人對全球氣候暖化的關注,希望減輕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廣告業出身的李樂詩博士,早在1980年代已關注到南極的情況,並跟隨中國考察團到南極探索及研究,隨後更放棄如日方中的事業,全身投入極地及環保工作,並分文不收。李樂詩表示,她的工作是為了下一代人的生活,自己做得開心,沒有怨言。

每當香港有往極地探索的考察團成立時,李樂詩事前都會擔任義務教導工作,並為考察團篩選合資格的學生入團。李樂詩認為,年青人對極地探索,一定要有一股熱誠,不怕辛苦,才能度過艱辛的旅程。

李樂詩是香港首位到達南極、北極及珠穆朗瑪峰「三極」的香港女性,曾在珠峰上親目徘徊死亡邊緣的登山者。她指,登山者就算死在山上也不悔,自己就因為做環保研究而上山,就算死了也是她願意的。


不敢說挑戰大自然
因為人類太渺金小

李樂詩原本是個很普通的香港人,有一份稱心的廣告業工作,而且在行內甚有名氣,後來亦有自己的公司。1985 年,李樂詩到南極考察,是她首次的極地之旅,1 年後往北極考察,後來毅然放棄事業,專注在極地的研究工作。她憶述,當時有人認為她很愚笨,放棄了自己的生意,走到極地探索,又沒有金錢回報,甚至是自掏錢包支付旅費。

李樂詩對這些人的疑問均不作解釋,因為這是自己個人的選擇,沒有親身到極地感受過的人,是不會明白她的感受。李樂詩當年放棄事業,只保留一間小寫字樓收租,「幾千元我就夠用」,又有自己的居所,以支援她全心投入極地探索、環境工作。30 多年來,她不收分毫,為的是希望教育下一代,「我沒有怨言,我做得是開心的」。

時移世易,李樂詩稱現時有很多香港人想參與極地探索,若有大機構贊助,每年可安排一個約20 人的考察團到極地探索,每次有數百人去爭奪相關名額。現時,李樂詩會義務教導前往極地的香港考察團學生,而隊員是經過嚴格的篩選,若果有學生不合群,就需要在香港訓練一段時間,不能隨團往極地。那麽,要參加極地探索團,最需要什麽特質?李樂詩無需思索,便稱:「最重要他有熱誠!」




年青極地考察員
最重要有熱誠

李樂詩認為,只要學生有熱誠,再會給予他一些責任,過程中他會獲益良多,「有些(學生)會說事情與他無關,那不如叫他回家罷了」。她向入團學生授課時,第一堂就要求他們不能說辛苦,否則就不如回家享福。她續指,一個有熱誠的學生是與別不同的,「說到(極地)課題時,他的眼睛真是會放光的」,在他眼神中,可見到他非常渴望選中入團,「會好緊張,與他握手,(他)手汗都出了」。李樂詩說,有熱誠的學生是愈來愈多,而由極地探索回來的學生,也變得健談及樂觀了,自信心亦強了。她指出,早前就有中大的學生前往北極考察、有城大學生前往南極、有港大學生前往珠峰探索。

就極地的研究工作,李樂詩至今已培訓了兩代人,她指到極地需要三方面的人才,一種是科學考察人員、一種是探險人員、一種是科技人員,要三種人員合作,才可到極地考察,如怎樣行冰山、怎樣在海上前往目的地,是探險人員的工作;科學考察人員則帶領學生進行研究;而科技界的工程師,就會教導隊員使用不同的儀器。

除了教導學生前往極地所需知識外,李樂詩會與每位隊員見面交談,以了解他們所想。她指現時的學生,對極地研究、探索是非常熱衷,大部分隊員往後是從事環境工作,包括海洋生物、植物的研究,有些人已成為該領域的教授、有些人成立環境組織提倡愛護香港,「每個都可以說是有成就的,所以我都幾開心」。

回顧過往教導學生的經驗,李樂詩深信香港青年是有能力的,只因地方太小,在幼稚園及小學的教育中,比較少接觸大自然,對心靈的挑戰不足,又要花費時間去補習,這與西方的教育不同。她讚揚西方的教育方式,會帶學生到山區作開放性的課室授課,就算跌倒自己亦會站起來,相比香港,家長就會投訴,質問為何要去這些地方。


喜歡珠峰
死在山上不要怨

對於前往極地要有什麽準備,李樂詩稱,事前要做好資料搜集,選擇好探索路線、時間及裝備等,要有計劃地去探索。那麽到極地探索是否要置生死於度外?近期有港人為登山而喪命,李樂詩如何看待這些事?她以登珠峰之巔為例,出發前需要評估自己的情況,有時不應強求,「有生命,你還可以再行,但強求(繼續上山),可能就會這樣(死亡)」。至於救不救路上缺氧的人,李樂詩無奈地說,你不能怨別人不給予你氧氣,「死了,是你願意的,因為你喜歡這座山」。李樂詩與科學考察團上珠峰時,亦會與隊員事前約定,若果她缺氧就不要強行背負她行走,因為每個人的體能都只能維持自己身體運作,若果要救其他人,隨時會犧牲自己,「如果我死了,我是願意的,我不會怪任何人」。話雖如此,李樂詩又說,能夠救的話都會盡力去救,例如將熱食給予對方。

曾經有次在前往珠峰路上,李樂詩與隊員見到兩名呼吸出現問題的登山者,「差個一口氣,望住他好辛苦...... 就是為一口氣」,當時若給對方數啖氣的話,情況或有改善,可惜全隊隊員都無可能再抽出剩餘氧氣。幸好,兩人最後都獲救。當然,亦有客死在珠峰的登山者,每當李樂詩及隊員見到有衣冠塚時,都會拜祭。面對「見死不救」這個指控,又是否人人都可以走過這心理關口?李樂詩指,這是因人而異,她的見解是,努力回報社會及下一代,「有好的東西,可以回報人類,補償自己的難過」。

雖然到極地探索會有性命之虞,但李樂詩不認為去極地是「探險」及「冒險」的,而是為了環境工作,她形容,在極地能夠做的事太少了,故不敢說是「挑戰」大自然,「去這些地方,我不會用『挑戰』,因為我們的力量去到那裡時,實在太渺小」。在1970 年代,李樂詩仍從事廣告業時,到遊中國各省,收集資料撰寫旅遊書籍,講述旅遊景點的風情、文化。期間,李樂詩知道中國要接觸南極,作為一個廣告人,就出力去推動。


人類不能繼續消耗型的生活

1985 年,李樂詩加入中國南極考察隊,前往南極進行她首次極地考察。當時她跟科學家一起做研究、搜集資料,以了解南極的天、地、海三方面的情況。李樂詩理解到氣候對南極冰川的影響,回到香港後,就退出設計及廣告的工作,從此專注環保工作,又將在南極蒐集到的資料帶回香港,讓香港人了解一下,去南極不是為探險,也不是為挑戰自己,而是要人明白愛護地球的重要。

她形容南極是一本天書,除了景色非常美麗,人類要了解南極的蘊藏及相關數據。她指現時所做的研究是為了下一代,評估他們屆時的生活情況,因為人類不能繼續現時消耗型、浪費型的生活方式。她指,香港人享受舒適生活時,要知道南極已經示警:無數冰川溶化,許多動物死亡,人類是時候要愛護地球。



傳媒亦以為「北極有企鵝」

至於登上珠峰的原因,亦是因為環境,李樂詩在1990 年得知海灣戰爭對地球環境造成很大破壞,當時有油田被燒掉並釋出有害物質,經大氣環流到珠峰上,於是與科學家組織上珠峰,以了解珠峰受污染情況。而中國科研人員就發現,海灣戰爭時,珠峰的污染數據顯示特別嚴重,此外,還會研究人類在各大洲所造成的污染,會否令珠峰的有害物質數值增加了。

李樂詩說,並不是搜集一次的數據就是正確的,需要了解過去10 年的數據,加上實地考察,再評估未來10 年會發生如何變化。她形容,科學考察是持續監察人類的活動、發展、科技及戰爭等的影響,而了解全球環境的變化,故需要科學家定期上珠峰作研究。

在極地進行探索工作期間,地球的情況就愈來愈差,現時更出現極端氣候,但沒有令李樂詩氣餒,「已經到了臨界點,所以我不可以放棄,持續做下去,一做就30 年」。她稱現時香港人已加深對南北極的認識,原來她早期從極地回來時,曾有一次接受電視台訪問,背景螢幕會有影像,當她說到北極時,背後螢幕播出一隻企鵝,意指北極有什麼動物。事後,李樂詩向主持人說,當時令她不知所措。(編按:企鵝主要生活在南極,民建聯張國鈞在2009 年在港台電視節目上發表「北極人少企鵝多」論,成為一時笑話)



從極地到沙漠高原 關注能源水源問題

關注三極的環保工作至今已32 年,李樂詩近年在其他領域作貢獻,她會去沙漠探索,最近就帶隊前往中國塔克拉瑪干沙漠,因為涉及未來能源開發,包括天然氣、太陽能、風能,還有綠化沙漠等事宜。她指中國提出「一帶一路」,要發展絲綢之路,就要了解沙漠,「每一代都不同,現在南北極已交棒了,珠峰亦交棒了,現時能源方面...... 我會盡所能去做」。

另一個是水資源問題,李樂詩指青藏高原冰川溶解,冰水經雅魯藏布江流下,而印度恒河、泰國湄公河都是源自青藏高原的冰水,「要看怎樣協議,有些水要流到恒河,如果恒河無水沖刷,細菌就會蔓延,並蔓延全球,成為全球疫症」。除了水流流向,還有監察水源污染等問題,這涉及中國多個科學院的研究,以及水資源使用,還有政治問題。

李樂詩認為,由南北極氣候變化開始,到海水上升,沿海泥地流失,損失很多農田,如果要多生育一個小孩,又是否夠糧食,這些問題都要解決。她有一個學生是參與種植稻米的研究,深感種植稻米的艱苦,要打秧、看天時、看地利,又要擔心受到打風的影響;到秋收時,該名學生帶了一些穀米給李樂詩看,她打開穀糠見到裡面是沒有米的,「是水的問題,以及氣候的問題」,李樂詩已把有關穀糠留作紀念。

今年75 歲的李樂詩,自1985 年投身極地探索、關注環保議題,至今已32 年,有否想過退休呢?她坦言,是有計劃退休的,並已花了約5 年時間,將數以萬計在極地探索所得的相片及影片整理,以轉給其他人接手。最近5 年李樂詩已不再往極地探索,這不是與身體狀況有關,而是讓交棒給後生的一輩接手,「他們體能更好,每樣嘢都比我好」,教學工作近年亦漸漸由其學有所成的學生接手。但她無奈地指,在香港始終要「搵食」維持生活,像她全身投入環境工作的學生並不多。承傳理念的「繼任人」,李樂詩仍在尋找中。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3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