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的變與不變

農曆新年的變與不變

「農曆新年」是一個送舊迎新的傳統中國節日,總是給人一種喜氣洋洋、萬象更新的印象。對很多香港人來說,過年只要一家人開開心心,聚首一堂,就已經很滿足了。不過,不知由哪一年開始,「過年」變得像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1980年代初期,中英雙方未能就香港前途問題達成共識。英方提出分拆香港「主權」與「治權」的看法,認為主權歸中國,英國則保留治權。但鄧小平持反對意見,指出中國必定會在適當時候「收回香港」,遂提出「港人治港,一國兩制」的主張。在政治前景不明朗的形勢下,香港社會出現信心危機,港元不斷貶值,最後導致股災、物價通脹,甚至移民潮。至1982年,適逢怡和洋行成立150周年,港府決定在大年初一晚,由怡和贊助港幣100萬元,在維港上空舉行了香港史上第一場煙花匯演。由於反應良好,賀歲煙花一直舉行至今,從此「賀歲」亦添上了濃厚的政治意味、離不開國家的陰霾。

雖然很多大城市都會在元旦夜舉行煙花倒數,但香港的「煙花」卻特别多,而且寄付着一種難以言喻的象徴意義。1997年香港一共舉辦了六次大型煙花匯演,寓意回歸後香港前途定會一片欣欣向榮。九七以後,每年七一、十一,以及農曆新年,煙花都會在維港上空綻放,不斷喚醒香港市民,香港早已回歸「祖國」,展開其歷史的新一頁 --- 那光輝燦爛、歌舞昇平的一頁。可惜,煙花是璀璨的,也是轉瞬即逝的。香港政府不斷藉着煙花、佳節歌頌浮華盛世,但這個曾經被喻為「東方之珠」的大都市卻漸漸失去原有的光彩,城市的面目亦變得越來越模糊。令人無奈的是,「煙花」總是令人忘然陶醉的。即使去年十一煙花匯演發生撞船慘劇,只要把名稱改作「煙火」,維港的夜空仍然像昨日一樣美麗。究竟是因為香港人善變善忘,已經厭倦了一式一樣的煙花匯演,還是因為香港人守舊不變,還想念着昔日人人安居樂業、法治廉潔有序的日子呢?

這個太平盛世的官方景象似乎與香港普羅大眾對「新年」的理解越走越遠。在政府的眼中,農曆新年和五一、十一黃金周沒有兩樣,只是旅客來港消費的高峰期,尤其是「自由行」旅客。對他們來說,這是「實事求是」的表現,因為他們所關心的只有冷冰冰的經濟數據和龐大的經濟利益。相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農曆新年的意義在於共聚天倫、家庭團圓,而這一個意義的重要性亦會隨着時間或具體情况而有所改變。1990年代以前,很多家庭在農曆新年期間都會回鄉探親。對老一輩來說,雖然他們家在香港,但根還是與「鄉下」連在一起的。大陸經濟改革初期,不少家庭還會偷偷攜帶一些日用品、小型電器等送予內地親友。他們堅持「慎終追遠」,認為過年時大家庭熱熱鬧鬧才是天倫之樂。大年初一、二兩天,一家人要吃好的、穿好的,還要說一些吉利的說話,較為傳統一點的家庭更要守歲、拜祖先等。

說實在,這個觀念到現在沒有根本性的變化。雖然後生一輩對「佳節」並沒有特定的要求,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會過得簡單一點,認為只要一家人簡簡單單,吃一頓便飯就可以了。不過,這不是說他們不重視家庭,而是他們對「家」的看法已經改變。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生於香港、長於香港。1970年代以後,香港經濟急速發展固然改善了大部分香港人的生活,又為年輕一代提供了發揮所長和實現理想的空間和可能性。可是回歸後,這個曾經「舞照跳、馬照跑」的地方卻在近年驟然陌生。雖然特區政府不斷宣揚香港國泰民安,農曆新年市面依舊繁華,但很多香港人紛紛表示他們只有一個簡單的新年願望 --- Please leave Hong Kong alone。有些人更清楚知道,香港之所以停滯不前,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努力工作,而是那「煙火」的過錯。

15年就這樣過去...倘若香港人還未醒覺,農曆新年最終只會成為「春節」,而香港也不再是你我熟悉的「香港」。

祝 蛇年香港人家好月圓,情人節快樂。


延伸:
熱血公民教育 第21集:家好月圓


(圖片來源:大台灣旅遊網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