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WMA項目經理陳蕾

專訪WMA項目經理陳蕾


雖說「一幀照片勝過千言萬語」(a photo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我們每日接觸到的照片,何止千張?

那些照片,不論以何為題,或多或少會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不過,當中有幾多張是舊圖或改圖?拍攝者是誰?照片在哪裡拍? ...... 因此fact check 不是新事物,而是恆常在心中,時刻提醒自己要注意的事。

提起圖片及影片庫,大部份人都會想起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等都設有新聞圖庫,有需要者可以付款購買圖片使用權,並會得到與圖片相關的資料;同時,本地與海外的學府及博物館都設有圖片庫 - 早前WYNG基金會轄下的「WMA映香港」計劃公開徵集相片及影片,大家方知道原來除了前述的機構,還有「民用」並以香港為本位的影像庫。

網站徵集影像 可供非商業用


與WMA的項目經理陳蕾(Luna)談起,方發現2012年起「WMA映香港」每年以不同主題辦攝影比賽,如「貧窮」、「空氣」、「廢/棄」、「我們是誰」、「動」、「過渡」和「機遇」等,2020年則以「光」為主題。他們將多年來所收集到的作品,亦一一放入影像庫,至今已收集到逾七千幀照片;當中不少作品與政治相關。

「我們鮮有篩選攝影作品。每一張相,也是在回應拍攝當刻香港的時局,只是層面與角度有異,都值得留下。」

不禁想起已故美國作家Susan Sontag名言「影像不會消失」(the pictures will not go away) - 只要有人願意收集圖片,再整理、分類。在過去,「WMA 映香港」每年辦比賽,參加者大部份都有攝影根基;今年改為網上徵集,任何人都可以將作品上載。到網站一看,發現不少佳作,當中有些屬於合成圖像,但並非惡搞改圖,反而帶點點藝術意味。


「收到作品後,我們一一『落tag』(即分類),包括年份、主題、內容等,並會提供拍攝者的名字。」原來WMA影像資料庫內的圖片,都加入「共享創意」(Creative Commons,簡稱為CC)的「署名-非商業性 3.0 香港條款」(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3.0 Hong Kong License), 大家可以自由複製、散佈、展示及演出作品;但必須按照作者或授權人所指定的方式去保留其姓名標示,同時不得為商業目的而使用作品。因此學界及公眾,都可簡單又合法地免費下載使用。「雖然影像庫為WYNG 基金會所有,但影像的版權及其他權利則歸於攝影師。如欲使用相片作商業用途,可以聯絡我們以取得攝影師的電郵或其他聯絡方法。」

WMA檔案計劃 以圖片述說香港歷史

「香港似乎沒有民間的影像庫。『WMA映香港』正好是一個引子,讓大家上載自己拍的圖片,創建屬於香港的民間影像庫。」會否太遲了?香港歷史遠在十九世紀已經開始。「沒錯,因此我們還有WMA檔案(WMA Archive)計劃。」

「計劃之一就是與幾個私人基金會一同協助香港大學圖書館,將香港的老照片圖庫電子化。FormAsia Books出版社的Managing Director,Frank Fischbeck之相片集正收藏於香港大學圖書館 - 那些是1860年代至香港主權移交期間,約兩萬張照片。部份相片由Frank Fischbeck 拍攝,亦有由他及他的團隊取得和收藏的作品。此乃本地其中一個最大型同時關於香港歷史的私人相集,非常珍貴!如此一來,大家上網就可以欣賞到圖片,不用大費周章走到香港大學裡才能看到。」Luna說,公眾可直接從網站下載相片,但使用時必須列明出處並保留照片的原整性 - 不得剪裁或加工。「需要高清照片就要直接聯絡香港大學啦!其實,除了電子檔案外,大家亦可向香港大學圖書館申請取得照片的副本。」

至於另一個WMA檔案計劃亦與香港大學有關。「今時今日,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影相,但從前不是這樣的。曾任教於香港大學藝術系的英國人祈大衛(David Clarke),廿五年來,每日在香港影一張相,有使用菲林相機,亦有以數碼相機及手提電話拍攝的作品,合共超過四萬張相。我們正在為他建立一個網上圖像庫,完成後。大家可以欣賞他鏡頭下的香港是何等模樣。」據知,屆時公眾可於網站下載照片作教育或非牟利用途;若想作商業用,須透過網站直接聯絡攝影師本人。

「香港是一個如此奇妙而獨特的存在。由大家一同創建的影像庫,將能呈現香港在不同時期、不同角落之面貌。」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78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