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與雞蛋

幼苗與雞蛋

「雖不曾看見長江美,
夢裡常神遊長江水。
雖不曾聽見黃河壯,
澎湃洶湧在夢裡。」

相信除了一些90後,凡經歷過六四的香港人,一定都知道這是《龍的傳人》的歌詞。這首歌的原唱者是台灣的創作歌手侯德健,當年他懷著一顆愛國心,跑到天安門廣場,為絕食的學生上獻唱這首歌時,確是感動了不少香港人。後來他更與劉曉波、高新和周舵加入絕食行列,人稱「四君子」。原來早在1983年,侯從台灣跑到中國大陸時,曾在台灣掀起了一場關於「台灣意識」和「中國意識」的爭辯,抱持兩種不同看法的學者,在文壇作出歷時多年的論戰,雖然看似水火不容,但都是嘗試以理服人,這種理性的討論,讓「台灣意識」及「台灣獨立運動」等概念在台灣人心中得以滋長,「大中華」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當年在台灣引發本土論戰的,是因為一個跑到了中國的台灣人。30年後的今天,在香港引發本土論戰的,卻是因一群跑到香港來的雙非嬰和水貨客。大陸客在港的卑劣行徑及搶奪資源,逼使港人本土意識抬頭,更蓋過了「民族意識」,本土論亦由陳雲教授所導引乘勢而起,他認為「包融論」和「中國人論」都已不合時勢,在網絡及報章上掀起論戰。如論戰雙方都能像台灣般理性,本是一件好事。但因陳雲一方對「佔領中環」行動持反對意見,認為行動不從本土利益出發只會是徒勞無功,禍害港人,這也讓這場論戰,漸漸演變成反對與支持佔中者之爭。

雙方的勢力看似實力懸殊,由陳教授為首的本土派,獨力挑戰憑藉「六四」起家的泛民主流政黨,鹿死誰手尚未可料。然而若是一場台灣式的君子之戰,必可為「本土意識」這顆種子加添養份,或能為香港未來找出一條新的道路。然而不知為何,一些支持佔中者突然希望把陳雲除之而後快,欲把他的本土論消滅於萌芽之初。他們的說法包括抹黑陳雲的本土論為「法西斯」,認為把本土利益凌駕於普世價值,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會危害非暴力的民主運動,講法看似有道理,實則十分可笑,姑勿論陳雲主張的本土論是否「法西斯」值得商榷,香港現時要對抗的是獨裁專制的共產黨,陳雲只是在作論述時,文字上激烈一些,便被戴上了「法西斯」和「暴力」的帽子,真是荒謬。還記得「五區公投」期間,只在宣傳上用上了「全民起義」一詞,也馬上被建制抹黑為搞暴力革命,為何這些曾支持「五區公投」的人,今天的想法會變得與建制派如此相近呢?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不支持佔中者皆為中共之幫兇,這也是不能成立的。對抗中共或港共政權,就只有佔中一途嗎?但從來公民抗命,都是為了增加管治者的成本,最終逼使管治者妥協,在議會中議員可以拉布方式去增加管治者成本,工人可以通過工運去增加管治者成本,而通過不同媒體去傳播訊息和教育民眾,當然也是另外一途。為何佔中一出,其他方式便要被拋掉和抹殺,真的讓人費解。

還記得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以色列領取耶路撒冷文學獎時所發表的演說中,站在飽受壓迫的加沙民眾一方說:「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高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佔中論戰中誰對誰錯尚未清楚,大家不應動輒以人格抹殺方式去消滅對方。本土論在香港就象幼苗和雞蛋,請大家不要隨意摧殘。


(圖片來源:陽光時務周刊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