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設計師羅詠欣

專訪設計師羅詠欣


普遍香港人天生不單愛賣港,還生出一對「白鴿眼」,只崇拜泊來的月亮,本地出品無論幾巴閉都會被看輕,除非獲外人肯定,始另眼相看 - 不過,經過一輪本土運動後,港人的本土意識有所提升,本地創作始被大家所重視。

至此,不少本地年輕設計師,已不再滿足於推出令大眾喜愛的產品,而是創作有擔帶、有社會責任的出品,一如今屆Techstyle for Social Good設計大賽「香港最佳設計獎」得主羅詠欣(Wendy)。

於香港理工大學主修產品設計的她,憑著「美感.新肢」(Aesthesis)贏得Techstyle for Social Good設計大賽一眾評判青睞,奪得「香港最佳設計獎」;她期望自己的設計能幫到雙手做了截肢手術的母親,重拾瞬間被病魔奪去的人生和尊嚴,回歸正常生活。
Wendy的獲獎作品「美感.新肢」

憑「美感.新肢」贏大獎 祈社會關注傷健人士需要

「兩年前,家母經歷了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刻 - 因細菌入血導致敗血病,須截去雙手的手指否則有性命之虞。由於失去手指,因此無法拿穩東西,常常需要家人協助,生活十分不便。看著她常望著一雙掌,心情低落,我很心痛。雖然現時醫院提供訂製矽膠假手之服務,但是這一裝置只著重恢復手部外觀,根本沒有任何功能,而且既悶熱又笨重,不少截肢者最後會放棄穿戴。」Wendy說。「家母亦不欲使用這樣的義肢,因此堅拒進行截肢手術。每次上街,她都會以手袋、圍巾遮掩,不欲旁人看到雙手。」

「每次覆診,看到護士為家母清洗傷口以確保已壞死的組織不會受感染,心裡很難受。為了讓她安心進行手術,遂答應她會想盡辦法把不雅觀的部份遮蓋 - 這番對話一直放在心裡。大約半年後,學校教授3D printing,我即趁此機會開展『美感.新肢』企劃。」

那是一個溫暖的企劃:Wendy決定以自己的設計專長,使用3D掃描及打印技術,以及不同柔軟度的物料,為母親設計出手指義肢「美感.新肢」。Wendy說,由籌劃到落實與製作,足足要近兩年時間。她曾與兩位同學一起做資料搜集,以了解不同類型義肢的設計、結構及製作方式,更曾與親身採訪義肢的使用者,聆聽他們的感受;並善用從課堂上教導的3D打印技術,設計出第一代3D義肢圖樣。

為此,Wendy用心觀察母親的舉手投足,更嘗試模擬截肢者生活上所面對的處境,進一步考量設計及物料。今年年初,他們再次改良義肢設計,完成第二代義肢圖樣。「由於有負重的需要,因此手指會用較硬的物料;至於手背則是具有彈性的軟質膠,特點是輕身、透氣而且可伸展......如此一來,用家就可更輕易地活動。」


她坦白言,製作過程頗為艱辛。「家母的情況比較複雜 -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在受助者進行截肢前得到原生肢體的圖片及尺寸,因此製作時得以有根有據。但她是先截肢,再製作義肢,因此我無法掌握『真手指』的尺寸及形狀,唯有透過3D掃描她雙掌,再用電腦逐一估算十根手指頭的形態,並製成圖樣才進行打印。」

相對於現有的同類產品,「美感.新肢」不單外型美觀,而且輕巧又透氣,既有助截肢者手術後的部位之餘,亦可更舒適地活動,如握穏手提電話,從而提升自信及整體生活質素。Wendy表示,她的最終目標是讓截肢者恢復正常生活及社交,同時在自我照顧方面重拾生活自主權。

「當時school project所使用的物料很硬,所以根本不適合她。當final year project峻工,我希望趁此一空檔繼續研發,譬如改用觸感較柔軟的物料,並將圖案及款式修改,務求令她使用時更舒適。」

今年6月底,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與南豐作坊攜手合辦Techstyle for Social Good設計大賽2019,Wendy憑著「美感.新肢」贏得全場最高獎金的獎項「香港最佳設計獎」。頒獎當日,Wendy雙親亦有到場。「家母見到成品時,相當滿意;但我認為做設計,永遠都不會『滿意』。」

「一件產品,無論放在誰手裡,都知道怎樣用,就是及格的設計;若款式夠耐用,而非趕時髦的,就更佳。近年,3D打印令整個設計行業有更多不同方面的嘗試。」在她的眼中,設計與生活息息相關。「大至一間屋,小至一張紙巾,都牽涉設計元素,亦是日常生活裡每日接觸得到。因此,設計的好與壞,同時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環境和質素。」

最欣賞Nendo極簡設計 認為創作必須融入生活

訪問中,Wendy不時提到,最欣賞日本設計品牌Nendo創辦人佐藤大(OkiSato)。「外觀實踐美學,但係實用性就包含不同層面;如何平衡兩者,好睇設計師功力。他的作品,線條極簡,但每每過目難忘;而這些美得教人窒息的家具與家品,絲毫不減損其實用性,可輕易融入任何人的家,或者辦公室。另外,倫敦的Studio Swine於2017年Milan Design Week中,展出一棵不斷製作巨型肥皂泡,如大樹一般的裝置,途人站在樹下,可以觸碰、把玩那些泡泡。此裝置啟發了我,身為設計師有責任去將產品跟人與環境融合。」

「這個年頭,流行跨界別的合作——設計師有想法、有計劃,如得到不同層面的專業人士參與,自會出現協同效應。我於『美感.新肢』企劃伊始,即於短時間聯繫各個合作單位,包括義肢矯形師、軟件及硬件工程師等。原因是我很清楚若單憑設計者的知識及專業範圍,整個計劃峻工日期將會更長,亦會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有機會因為無法獨力解決問題而要終止。」Wendy說。

「是次比賽主題是『designing for social goods』,設計與社區關係密不可分,小至人與人之間的連繫,大至如何保存一個社區的記憶、改善不同人士的生活,都包括其中。目前有很多機構和公司支持獨立設計師,並提供場地、資源與機會,身為後輩,我很感恩。期望未來香港將有更多不同界別的的業人士與設計師建立一個更好的社會,並有更好的產品予大家使用。」

Wendy期望「美感.新肢」日後能幫到所有截肢者。「手部的義肢是第一步。目前坊間的腳部義肢大都不太美觀,並有一定重量。期望在大家熟悉的『刀片義肢』以外,可以有更多選擇,並改善他們的生活,同時提升自信;期望社會在關注傷健人士的同時,亦能透過設計,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

「設計的本質是創造。」日本設計巨匠柳宗理(Sori Yanagi)如是說。「設計的使命是創造出比過去更為優越的產品,模仿不是真正的設計。」

中學畢業後,Wendy於IVE修讀Product design engineering。「還不是因為我的一位兄長!他從事相關行業,不時把工作帶回家裡;看著看著他的設計圖,漸生起興趣來,卻對製作方面不太感冒。於是明白自己除了喜愛美術,就是設計 - 不過,產品設計不單純是創作,亦要對製作工序及原材料有一定認識,因此我選修這一科。」然而她說,目前IVE經已取消這一科目。「一年後,另一位兄長驟逝,遂停學一年以好好梳理心情。及後我考入理エ大學,主修產品設計。」她將於今年9月畢業,並已獲理工大學的「理大微型基金計劃」(Micro Fund)及成立工作室。贏得Techstyle for Social Good設計大賽「香港最佳設計獎」後,將成為The Mills提供駐場培育、工作空間及實驗室服務等支援,更可與業界前輩及專家交流。

「感謝一路走來,曾經幫助我、提供過建言的人;期望日後可藉此一機會增廣見聞。若大家對『美感.新肢』計劃有興趣,歡迎成為我的客人,提供意見 - 有意見才會進步,令成品更臻完善。」

可曾擔心成為抄襲的對象?「說不擔心就是騙你!尤其是,有些設計工序都要在大陸進行。不過,我深信要一直堅持原創,否則難有出頭天。當然,除了堅持,亦要懂得保護自己。」

Wendy在母親接受截肢手術後,戴上自己設計的義肢。

Wendy一直嘗試使用不同物料,以3D打印技術製作義肢。「義肢要有一定柔韌度,才能減少使用者的不適。」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72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