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同志運動十年 拉近大眾認識無期

大型同志運動十年 拉近大眾認識無期



上星期舉行的同志遊行,可算是香港今年度大型同志運動的告一段落。以上個月「一點粉紅」活動及同志遊行的參與人數來看,應該是成功的。但事實是否如此?

「一點粉紅」在歌手及知名人士號召,加上在多區掛有橫額宣傳下,宣傳效果似乎不俗。但筆者與街坊聊天時,發現他們都不知道有這個活動。而上星期的同志遊行進行期間,筆者就身在遊行隊伍的外圍行動。圍觀的人相當多,但大多數的反應卻是「今天有遊行嗎?」「這是甚麼的遊行?」「舉著彩虹的標誌是在做甚麼?」等等。

這些反應也許在主辦單位預計之內,作為小眾都往往面對宣傳的問題。這類活動看似參與人數眾多,可惜連接觸大眾都未能做到。筆者感覺舉辦這些大型活動就如六四、七一般,參與者打了卡、拍了照,就覺得出了力幫助運動,這一年就安心了。

筆者並不反對舉行大型活動,始終在香港,活動人數多寡在媒體上就等同發言權,沒有人參與就更沒有人關注。但這種模式的遊行由2004年首次舉行到今天已經十年了,參與人數上升但大眾對同志的認識卻沒甚麼變化,而同志運動追求的權益更是未曾達到過。同運領導者或知名同志人士與大眾的距離,在這十年間似乎變得越來越遠。

縱使近年社福工作對性小眾的支援有所增加,但大眾對於同志或其他性小眾群體的認識,似乎未有改變過。這批人活在標籤下喪失了自我身份,縱使有傑出才能,也被迫活於被大眾標籤的身分之下。在香港這個講求利益的社會,要求大眾在沒有得益的情況下支持性小眾的可能性相當低。其實每次的大型活動,站在台下的群眾會否細想自己到底在爭取甚麼?是反歧視條例?是一紙婚書 ?還是希望有一天,大眾對同志或性小眾的身分,就如接受各人有不同血型一樣,覺得稀疏平常?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