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沛霖:沒有信仰的時代

羅沛霖:沒有信仰的時代



「你覺得啱嘅,你覺得想做嘅,就去做啦!」

現代科學革命瓦解了天主教教廷的權威。「真理」、「道德」、及「美學」等知識問題,再不會以教廷的判斷作為基礎,科學家們,甚或是大眾,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科學革命,帶給了人們在知識追尋上的自由。但與此同時,科學知識主導了西方的知識觀,一切未能滿足科學研究準則的,包括宗教信仰,都被看成是主觀的,形而上學的東西,價值及審美問題的討論,變得淺陋。本期專欄嘗試簡單講講這個問題。

1. 科學研究的準則

科學革命讓每一個科學研究人員,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宇宙穹蒼,但是普遍的科學家,都會相信這個世界還是有所謂一個「客觀」的秩序。而科學研究的任務,就是找出這個秩序出來。所以,科學研究還是有一套科學家們公認的準則,去判斷那一個的講法合理,那一個的講法可以進一步揭示這一個「客觀」秩序。

這套公認的科學研究準則,可以簡單地還原到兩個要求。任何的一套理論或假設,由抽象的概念層面,到簡單的經驗語句,都必須符合邏輯推斷的要求,並且必須是可以通過經驗的觀察而得到驗證。

這個科學研究準則,在研究自然現象,例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沒有甚麼問題,但若是用來研究社會現象如道德問題,爭議就大了。

一些例子如:「我們應該孝順父母」,「我們不應該殺人」,或「同性戀是不道德的行為」。我們是無法用上面所講的科學研究的準則,去判斷這些語句是否真的(true statement)或是合理的(warranted statement)。理由很簡單,我們並不可以通過經驗的觀察,去肯定以上這些句子都是真的或合理的,因為不同的人會對這些句子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同的人,都會一致認同「太陽由東邊升起」這句語句是真的。

2. 科學與非科學的分別

很明顯,我們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見這套科學研究的準則,未能有效地去解決道德或價值問題上的爭議。故此,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那些未能夠通過這套準則去判定真偽的或合理的討論,都是非科學的研究。既然是非科學的,則能是在言人人殊,是主觀的看法了。

結果科學研究這套準則,將道德問題,價值討論,美學欣賞,宗教信仰等等,都看成了是非科學的,是主觀的東西了。而這個區分,引出了一套牢固的看法,就是只有通過科學研究得來的知識,才是知識,才可以有理性討論的可能性。

科學知識才是唯一的知識的看法, 影響深遠。二十世紀初,英語世界都普遍認為道德或價值問題,都是個人的抉擇問題,是主觀的,而大學的倫理學課堂,就主要講授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問題,即是甚麼是道德,我們應如何界定道德等等的討論。而道德問題的課程如應用倫理學,規範倫理學等等,都不受到重視。

3. 價值問題是主觀的

由於道德或價值討論,都是主觀的,沒有客觀的準則可言,那麼在日常生活裡,當然也是難以理性地去區辨出那一套道德或價值標準,較另一套更加合理。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們是沒有理由,去指出別人的道德或價值抉擇是不對的,或是不合理的,進而要求別人改變其道德或價值抉擇。所以,一個人儘管不接受別人的道德或價值取向,但在不傷害別人的大前提下,我們還是應該尊重別人的道德價值抉擇。這也正正是證明一個多元價值的自由社會的根本原則。

當然,有人會指出「不傷害別人」這個也是一個道德原則,也同樣是一種價值觀,如果有人不願意接受這個價值取向,那麼我們是否也應該要尊重呢?這樣討論下去,會轉入社會契約的討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而且也不是本文的重點,故暫不在這裏討論。

然而,當我們都相信道德價值等問題都是主觀的,難以進行理性的辯論,遇到不同的看法,我們只能以尊重別人的態度去面對,久而久之,我們都會儘量迴避探討道德或價值問題。記得多年前的一個例子。朋友甲遇上婚姻問題,問朋友乙應否離婚。由於朋友乙不想對離婚這裏價值抉擇問題作出個人意見,於是問朋友甲與妻子一起做按揭的單位是否已經完成供款,如果沒有的話,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要考慮。很明顯,朋友乙似乎只願意討論事實問題!

4. 迴避討論價值問題,只作事實分析

事實問題,可以進行理性討論。道德或價值問題,卻都是主觀的。任何一個價值觀,都可以是重要的,也都可以是不重要的,重要或不重要,就只是相對個人的看法而已!

事實上,這也不單單是個人是如此。例如社會工作這一個專業,本來就是應該會面對不少個人道德及價值抉擇等問題,可是在社會工作的個案工作原則裏,也是迴避價值問題。

在社會工作的個案問題處理上,當工作員面對案主的時候,應該只局限在事實層面(factual level)上分析案主的問題,即是分析問題的原因及其後果(cause and effect)。在分析過程中,是不可以去判斷或討論價值觀的問題,故個案原則裏,有非判斷原則(non-judemental attitude)。當工作員為案主作了詳盡的事實層面上的問題分析,釐清困擾案主的問題後,假若案主是理性的,他/ 她自然懂得怎樣思考自己的問題,所以案主如何去作價值問題上的抉擇,還是案主自己個人的問題,故有案主自己作抉擇的原則(client self-determination)。

現代科學革命,瓦解外在權威,科學知識就等同知識,一切非科學的,都不是知識,而只是一些主觀的,又或是形而上學的東西,我們再沒有信仰,一切道德或價值等問題,都變成了主觀的,個人任意的(arbitrary)抉擇而已。

一個九十年代電台的 phone-in 節目,主持人經常說的的:「你覺得啱嘅,你覺得想做嘅,就去做啦! 唔好理其他人點諗,最緊要令到自己舒服!」我們沒有了信仰,我們只有自己的感覺,我們的生命變得淺薄了!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1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