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粵語正字之亂象

香港粵語正字之亂象


近來香港本土意識勃興,港人對自身文化尤其係粵語倍感關注。呢個本乃莫大好事,但遺憾好多人唾棄香港本來廣泛流通嘅俗字,轉而使用所謂「正字」,反而擾亂香港粵語本來嘅生態。在下不才,勉強以有限嘅語言學識見,評論一下呢個現象。

何謂「正字」、「俗字」:歷時之變遷

漢字係一個龐大嘅集合,《中華字海》收字八萬有餘。日常用漢字大約只有幾千個,佔漢字總量十分一左右。而其餘漢字,大部份係我哋所講嘅「死文字」。之所以有咁多死文字,皆因字亦有興替,會有正常「新陳代謝」。

舉例「其」係上古漢語第三人稱代詞,有時會用「居」通假,後來南朝漢語習染吳楚讀音有變,遂改寫「渠」。去到當代粵語音調有變,就寫作「佢」,同時避免歧 義。到底邊個先係「正字」?上古定中古為正?其實只要摒棄「正字」概念,客觀承認每個字都係「當時嘅俗字」,就豁然開朗。「正」、「俗」本來就冇絕對性,上古嘅「俗字」,中古唔再流行,但經典權威尚在,所以就奉上古為「正」。中古俗字「渠」,亦被今日熱愛考據嘅人封爲「正」。某程度上反映一種崇古貶今嘅思想,亦係對當世流行嘅標準缺乏自信嘅表現。

如果睇通睇透,就明白所謂「正字」只係一種盲目復古嘅表現。我個人尊重約定俗成嘅原則,因此唔會稱古字為「正字」,所有過去通行但今日已經消失嘅用法,一概作本字論。

語言本身就係多元:共時之差異

揭開《說文解字》、《集韻》等經典,會發現有好多通假字。我哋講唱歌嘅「歌」,喺古代有多種寫法,有「哥」、「謌」等通假字。古人大概好少執着一個統一嘅標準,各地有自己嘅寫法,又根據各地方言不同派生出自己寫法。根據揚雄《方言》,漢代各地已經有唔同嘅方言,亦有大量地方方言字,可謂百花齊放。連古代各地都充滿大量「俗字」,邊個先算「正」呢?

華人受大一統政治觀影響,經常強調「統一」嘅標準,而呢個標準往往受政治權力影響。後遺症就係對地方差異缺乏尊重,今日學校大搞普教中並奉北方詞彙為「標準」,即此權力崇拜而漠視地方傳統習慣嘅表表者。

粵語歷史之偏見

劉鎮發教授於第十一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中指出,好多人基於自身對粵語嘅情感,造成粵語歷史認知上嘅偏見,嘗試將粵語起源盡量提早到秦代,漠視語言學粵語音韻為宋代層次嘅現實,又刻意忽略粵語中嘅少數民族語影響,導致研究判斷有欠客觀。

依我個人嚟睇,呢個都係華人深受士大夫史觀薰陶造成。我哋讀嘅中史,全部都係中原視角(更準確係「帝王視角」)。對於華夏大地上嘅非漢族群,一概漠視。對於周邊民族,一概以「蠻夷戎狄」概括之,對其文化語言有不屑一顧嘅自大心態,甚至貶低對方為非人,稱呼對方時名稱一概加上狗爪邊,如今日瑤族,舊稱猺人。

冇幾多人知道春秋時楚吳越嘅平民百姓唔係講漢語,冇幾多人知廣府客家等南方漢人係漢越各半混血,或者證據確鑿但拒絕承認。喺二十一世紀民族平等嘅世代,仲死抱漢族沙文主義實屬可悲。投射去歷史語言學研究上,就變成主觀曲解歷史。

今日粵語(廣府話)詞彙,大部份係明代透過文教滲入。明代廣東大興文教,書塾湧現,因此有大量明代官話用詞進入粵語。其次,就係宋代口語層次,早過宋代者渺渺無幾。研究本字時,必須瞭解呢個客觀事實再去求證,否則下下上溯先秦,就有穿鑿附會之嫌。

特別一提嘅係今日粵語仍存在大量少數民族(南越)語底層,已經係學界公認嘅共識。非漢民族語言進入漢語實係從古至今嘅普遍現象,例如遠古嘅東夷語影響雅言、先秦嘅古苗語影響古楚語,北朝隋唐受鮮卑影響,中古嘅百越語影響南方漢語,都喺今日漢語留下大量痕跡,亦係民族混血嘅必然結果。呢啲小數民族詞有部分已經成爲漢語嘅一部分,而且已經造字去表達。舉例如「哥」,實來自唐代鮮卑胡語,此前漢語只有「兄」具此義,「哥」只解「歌曲」義。時至今日,已經吸收成爲漢語一部分。

呢啲外族語借詞/底層詞,初頭往往無字可寫,部分依六書造字後,逐漸約定俗成而廣泛接受。今日粵語亦一樣,如「啱」即來自古百越語,並非漢語本有詞彙。如果要深究「啱」嘅本字,就要喺古壯字入便探尋了。但我見今日考究本字嘅人,似乎冇邊個會噉做,反而嘗試去穿鑿附會某啲明顯係錯 嘅古字。先前已經講過,漢字有數萬之巨,要搵到個似是而非嘅古字,其實唔難。但噉樣做,只會離客觀史實越來越遠,復活一個古代死文字成為當代錯字。例如粵語維基即考據「諳」(解知道)作爲本字,但聲調陰陽及意思皆不合,為牽強附會一例。(下圖取自《古壯字字典》)


考據本字必須客觀嚴謹

另外一個問題就係好多考據本字嘅人語言學未夠紮實,隨便掀開韻書見到似話係就係。本字嘅考據,尤其係粵語,頗爲艱深,因爲粵語嘅書寫傳統只可以追溯到清初,之前因爲文言居絕對地位而欠缺本地文獻記載。而且百越語底層本身好多就係有音無字。係呢個情況下,要確定音義對應,闡釋其流轉必需嚴謹,否則就淪爲亂噏。好多港人或正字派奉《廣州話本字》為天書,但其作者詹憲慈嘅考證以今日眼光嚟睇實在錯漏百出。其實亦難怪,粵語語言學研究嘅原先實係近幾十年先漸見完善,要一個清代嘅舉人作出嚴密考據未免過苛。但今日粵語論述日漸豐富嘅時代,唔用批判性眼光去審視清代著作,不求甚解全盤接收嘅話,學理上就講唔通了。

就算係閱歷豐富又具語言學素養嘅學者,都未必可以有確切答案。我舉「冚辦爛」為例子,第六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日本人千島英一曾討論過此問題,並引述過往學者考證,發現有九個唔同講法,「咸不論説」、「百越語説」甚至「南島語説」等等,不一而足。「冚辦爛」嘅來源,可以係其中一個為真,亦可以全部解釋都錯。連學界都難有共識嘅情況下,隔硬用某個作爲「正字」去推廣使用,就有誤導公眾之嫌。

其實唔單係「正字」,早幾年何文匯嘅「粵語正音」之亂,盲目奉北宋廣韻為正音,過度簡化粵語嘅音韻演變歷史,亦飽受學界批評。今日,同樣嘅嘢發生喺粵語字身上。

「正字」與政治

觀乎今日粵語用字,使用「正字」者,以本土派中崇尚華夏者為多。佢哋棄俗字用所謂嘅「正字」(往往係錯字)其實係反映一種政治取態:為粵文化爭取「中華正統」地位。佢哋認爲粵語係「華夏正統」、「雅言」,因此唔可以接受粵語有俗字存在,必須考究出背後遠溯先秦嘅「正字」(即使該字其實係來自其它少數民族語言)。其實呢個係反映出一種自卑心態:認爲現有嘅通俗語言文化唔好,必須訴諸古代去得到自信。即使考證求其,擾亂現有語言生態亦在所不計,因爲必須得到 「華夏正統」嘅話語權,先可以對抗中共文化嘅入侵。

作爲「俗字派」嘅人,我尊重大多數人一直通行嘅寫法,因爲粵語係我母語,無論俗字個口字邊可能唔順眼,有啲俗字來自「南蠻百越語」非漢語都好,我都尊重熱愛佢,唔會爲咗爭奪華夏正統話語權而去扭曲既有事實,我會寫「啲」而唔會寫「尐」。廣府文化從來就處於「華夷邊緣」,正因爲咁,我哋先少啲封建枷鎖,融會中西。嗰啲華夷爭辯,邊個先係純正漢人,咩胡化蠻化,就由得大陸人拗餐飽佢,反正「純淨漢文化」根本唔存在,拗嚟都係龍門任搬。香港人自信自強,靠我哋優越嘅當代香港文化就得。


參考文獻:

千島英一《略談粵語 「冚o棒呤」ham6 plang的來源》

劉鎮發《對粵語史的重新認識》

劉鎮發《現代粵語源於宋代移民說》

張湧泉《漢語俗字研究》

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古壯字字典》– 

李恕豪 《揚雄〈方言〉與方言地理學硏究 》

《試論南中國漢人及漢語的來源》 – 鄧曉華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