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仁論孝論君子-萬世師表是如何煉成的?﹙二﹚

孔子論仁論孝論君子-萬世師表是如何煉成的?﹙二﹚


(編按前言:上期言及本港高中範文有孔子《論語》節錄,但未有致於生活之用的消化與演繹,莊老師因而提出需要「文本細讀」的教學方法。文末提及牟宗三指孔子以及先秦諸子共同面對的問題是「救周文疲弊」。)

當時孔子以及先秦諸子共同面對的問題是周文疲弊。

牟宗三先生說:「這套周文在周朝時粲然完備,所以孔子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可是周文發展到春秋時代,漸漸的失效。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這套禮樂,到春秋的時候就出問題了,所以我叫它做『周文疲弊』。諸子的思想出現就是為了對付這個問題。」

面對「周文疲弊」,先秦諸子各施各法,周朝的政治制度主要依靠禮樂來維持,傳說周公制禮作樂,所以孔子最尊崇周公,當孔子自覺理想無法實現時,就說自己許久沒有夢見周公了。香港粵語「去見周公」典故來自孔子。去見周公變成入睡的代名詞,也許學生們面對沉悶的課程,應有深刻體會。

古代禮樂之治跟今日強調法治社會是多麼的不同,而所謂的依法治國,又往往是以嚴苛法律對付異己,更與孔子的仁政思想,有著天淵之別!

孔子指出周朝的禮樂出現問題,是因為仁心的喪失,所以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沒有仁心,禮樂只是徒具虛形,甚至反過來桎梏人性,例如,漢朝以孝廉取仕,即是要當官做政府公務員,考核標準之一:你是否一個人所共知的孝子,於是乎有人在父母死後,鬥守孝守得長,在父母墓旁建屋居住,可是長期守孝,難忍寂寞,偷偷結婚生子,最終被人揭發,得見不是出自孝心的行為,是何等的虛偽。

禮樂的重點不在外表的形式,而是根本的仁心,孔子提出仁心以救周文疲弊,所以仁既孔子思想的最重要者,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更是華夏文化的根本所在。

孔子如何開展仁心的觀念陳述?主要是透過生活上的具體情景,這也明顯可以看出華夏思想,跟西方哲學的表達及關心的不同,西方哲學包含許多抽象的思考及論述,而華夏思想由始至終,均是對生活現實的反省與應對。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勇者行仁

﹙論仁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仁在哪裡表現?首先在不仁的地方。「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沒有仁心的人,不能長久處在窮困當中,沒有君子的道德修養,遇到窮困,很容易就會作奸犯科,孔子與學生就曾經有一次險死還生,親自粉墨登場來演譯箇中道理。話說一次,孔子一行人在陳國斷了糧食,隨侍的人都餓病不起。子路心懷怨恨向老師孔子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能固守窮困,小人一窮困就守不住,要亂來了。」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

面對命運的不濟,窮困的處境,「君子固窮」一詞後來幾乎成為儒門弟子立身處世之本。

孔子進一步說,沒有仁心,不單只於窮困不能守,連處於快樂也不能長久,何以故?因為人心不足,得一想二,既得一樂,又貪其他,永遠在追求無止境的物欲,永遠在貪心的患得患失的痛苦之中,我們在現實中經常看見有錢人貪得無厭的例子,不勝枚舉。

反面說完,孔子才從正面立論:「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者安於仁,不貪求永不滿足的欲望,所以能夠心安。知者,擁有正確智識的人,對於仁心的修養以及推行仁政都是有利的。儒門的「三達德」:智仁勇。仁者安人,知﹙智﹚者利人,勇者自然就能夠行仁。?

﹙未完下期待續﹚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97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