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田園餐

意想不到的田園餐



四出尋找美食,不經不覺已成為每週末的指定節目;然而最近,這習慣被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打破。為了遷就睇波時間,決賽週期間刻意減少晚間飯局。惟今趟嘗試的餐廳,早於一個多月前已訂座,當時亦未注意到與球賽撞期,故只好硬著頭皮赴約,冀盡快用餐完畢,趕回家觀看球賽。

筆者於介紹份子料理一文時曾經提過,文華酒店的The Krug Room,絕對是香港同類餐廳當中數一數二的代表,而價格卻動輒索價數千。但今次造訪的餐廳,正是由The Krug Room前任主廚主理,同樣的手藝,在脫離大集團後掌有更大的創作自由,價格卻低前者一半。餐廳自2017年9月開幕後,只限網上訂座,而訂位時更必須全數付款,亦不設退款或改期;為控制品質,餐廳每晚更只限招待一輪食客,不多於廿人,難怪開業至今,仍然一位難求。

室內設計與裝潢 嚴如童話故事

餐廳方面,每隔二至三個月更換一次菜單,而今趟主題是田園蔬食。用餐環境佈置方面,亦有刻意配合 - 每張餐桌上均鋪上一層人造草皮;而餐廳正中央位置,更倒掛了一棵由外地進口的真樹,頗有《愛麗斯夢遊仙境》的況味。當晚主餐單共有六道菜式,並有兩道時令菜式供額外點選。

有別於慣常的西餐上菜程序,這裡先以當季的主題菜式打頭陣。在翠綠的「草皮」上放滿各式蔬食小碟,單看出場陣容,經已先聲奪人。


素食前菜 驚喜處處

先談以雙手作造型的器皿。據說主廚邀請了與餐廳合作的農夫們,以他們的雙手倒模製成。創作概念原於城市人鮮有機會接觸農田,主廚希望透過這件器皿讓農夫們親自以自己雙手,將引以自豪的農產品為食客奉上。因此,器皿所裝載的菜式,都是簡單純粹的味道,包括原汁原味的車厘茄及加入少量香草海鹽奶油的小蘿蔔。兩者同樣甘甜爽脆。筆者與友人當時猜想,定必定是來自歐洲或日本農場的進口貨;殊不知,食材原來是來自本地大澳農場。據主廚所述,他與農夫們花了大半年時間,測試各個品種的種子,並改良種植方法,才有今天的成果。香港農場能夠出產如此高質的農產品,確教人意想不到。

此外,牛肉他他及焗田螺亦是驚喜之作。先旨聲明,這兩款小碟,仍是以蔬菜製作,只是透過烹調技巧,讓菜式的味道足本呈現,幾可以假亂真。回想早年與友人到中式素菜館用饍,嚐過黑椒炒牛柳及咕嚕肉等仿肉菜式,可惜只徒具其形,食物質感與味道卻有點怪異。至於這家餐廳的焗田螺,咬開後發現原來是茶樹菇 - 此物經烹調後竟能吃出田螺味道,絕對令人讚嘆。至於牛肉他他則用上份子料理的烹調技巧,不單將椰子,薯仔,海藻及大豆萃取物製作出肉味,更有肉汁的感覺,非一般中式素菜館的仿肉所能比擬。

其餘的小碟,包括小型焗薯、黃瓜卷、秋葵拌辣薯蓉、沙律菜及酥皮洋薊撻。雖然都是蔬菜,但味道皆非常出色,絕對能打破「食菜等如無啖好食」的既有觀念。由於當晚要留力睇波,故選了無酒精飲品,侍者即介紹無酒精版本的Gin Tonic,入口帶田園氣息的草香味,非常配合當晚主題。
酥皮洋薊撻味道非常出色
植物肉賣相與食味均有驚喜

海鮮與紅肉做主菜 食材與烹調皆見匠心

這裡供應的餐包亦非常特別,是烤多士配爉燭。你沒有看錯,的確是爉燭!不過,此爉燭不同彼爉燭,今晚之爉燭由牛骨髓製成,帶油香卻沒有燥味,加入小量海鹽伴烤多士同吃,香酥可口。隨後上桌的是當造德國白露荀件魚子奶油汁。露荀烹調處理得宜,多汁沒渣,魚子用作咸味提升,奶油則豐富了層次,讓菜式不至單調於「烚菜」水平,是非常平衡的配搭。

隨了味覺享受,主廚亦非常在意食客的飽餐感受。接著開始進入海鮮主食部份,分別是豌豆配蟹肉,焗多寶魚及額外點選的燒西班牙紅蝦。前者蟹肉鮮甜,加上豌豆蓉份量感十足,既可口亦飽肚。焗多寶魚配沙律菜,味道四平八穩,惟這餐廳選用體積較大的多寶魚,因此肉質較結實,不會像坊間的焗魚,一夾即散。至於燒西班牙紅蝦,蝦肉呈半熟爽甜,惟菜式重點是蝦頭內的蝦膏,以蝦膏作醬,伴烤多士同吃,咸鮮非常。

當晚的主菜分別是羊肉二吃及額外點選的宮崎和牛;烤羊架油脂不多,肉質依然鮮嫩沒羶味;焗羊腩質感似炆牛腩,仍有咬口;宮崎和牛則油香豐盈,喜歡與否因人而異,但兩者份量毫不吝嗇,毋庸置疑。

豌豆蟹肉屬驚喜之作
宮崎和牛令人再三回味
烤羊架

甜品浪接浪 貫徹當晚主題

甜點部份包括牛奶雪糕、雜莓、櫻桃,還有小盤栽造型的芝士蛋糕及朱古力蛋糕,充份貫切「田園」主題。最後的手作咖啡,味道甘香濃郁,搭配茶點一口蘋果撻及海鹽朱古力,即使是齋啡,亦沒有半點苦澀感覺。

由用餐前抱著「趕住走」的心情坐下,及後每道菜式都帶有驚喜,令人忘卻瑣事,專注食飯,到最後滿意的離座。人生就如球賽結果一樣,往往估你唔到。

盆景造型甜品,好睇又好味道
一口蘋果撻

Uwe
地址:上環荷李活道252號地舖
電話:25468665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9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