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隱訊權:社會有權隱逸,不受政府和財團全知監控

公眾隱訊權:社會有權隱逸,不受政府和財團全知監控


個人私隱概念,面對政府和財團針對社群的匿名大數據全知監控,完全失語。

踏入千禧年後十年間,各式智能電話面世,網絡技術與日俱增;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甚至電話內置的運作程式,也紛紛傳出載有監聽功能,其人工智能可分析用戶的對話,再發送針義對內容的廣告。至於電話也紀錄用戶的足跡、數碼足跡、面容、指模.....以至在用戶做運動時所使用的應用程式,亦記錄了心跳。這些往日人類轉瞬即逝的隱逸細節,被有意識的收集,成為大數據、大情報。2017年,美國國會傳召面書的行政總裁出席聽證會,以質問其收集數據之目的。

同期,中外財團紛紛推出智能電話付款程式。用戶透過程式以電話帳戶付款,以手機出示圖像碼,店方以機器掃描之,即可完成交易;而程式都會紀錄所有交易。2020年4月底,中國政府更宣佈在五個城市推出「電子人民幣」 - 大大小小的金錢交易,每宗都被政府監視。除了錢幣價值本身,交易雙方均要付上龐大的「交易代價」。

數年前,特區政府推出更換「新智能身份證」計劃,新證件上裝有新型的晶片,令差役和各種監控設施,可以遙距取得身份證持有人的資料。2010年,八達通被指控將用戶資料轉發予其他機構。2018年底,香港郵政局的櫃位和售賣機,陸續以「郵資標籤」取代傳統郵票,並須以八達通購買 - 數百年來郵局代寄郵件,皆不會索取寄件人資料。現在夠膽廢除郵票了,在郵資標籤售賣機和郵局設智能鏡頭;再問「鏡頭有無人面識別功能?」已是多餘。

2020年,八達通公司向港大醫學院提供資料,醫學院聲稱是分析傳染病數據。

2019年,特區政府推出「eID」(數碼個人身份)和「政府雲」(政府雲端基礎設施),名正言順分析大數據和發展人工智能,向立法會索價六億。至此,又是循例的問「有否關注個人私隱?」然後循例的答「不存在個人私隱泄密。」

連同港大醫學院索取八達通資料,都是聲稱不涉「個人資料」,只分析集體的數據 - 資料不涉「個人」了,而屬於社群,正正是問題所在。

----------------------------------------------------------
議案:數碼個人身份(eID)及
新一代政府雲端基礎設施(政府雲)
日期:2018年5月11日
會議:財委會
階段:撥款審議
撥款數字:一億二千萬(網上數碼個人身分(eID)、
五億三千三百多萬(政府雲端平台和大數據分析平台)
文件:會議紀要
----------------------------------------------------------

獨立泛民議員區諾軒:如何普及至長者?


「關注有相當比率的長者沒有使用智能手機,這會令eID全面普及有困難;他詢問當局如何提升長者使用eID的比率,區議員對eID會否重複政府未能成功推動電子證書的經驗表達關注。」

「區議員認為若要普及eID,當局必須完善相關的法例,防止eID涉及的個人資料被濫用,以增加公眾使用eID系統的信心。」

......讓市民檢視其個人資料被查閱的紀錄

「建議當局考慮設立系統,讓市民檢視其個人資料被其他機構查閱的紀錄。」

政府回應,市民可以取消eID註冊;對於執法部門運用大數據,又有以下回答:「執法部門執法必須遵守法例,亦同時享有法例賦予的豁免權。」

專業議政莫乃光:相信在系統更新方面可有相當改善

「以往當局採用私有雲,更新的速度未如理想,現擬雲端平台將採用混合雲,相信在系統更新方面可有相當改善。」

......要求採購政策才招標

莫乃光:「當局在政府公佈新的政府採購政策後,才啟動本項目的招標程序,包括按新的政策擬備招標文件。」

創科局局長:「當局不擬等待政府公布新的政府採購政策出台......」莫乃光要求的採購政策,政府沒有提供,但後來也投贊成票。

當日,鄭松泰、朱凱迪、區諾軒、莫乃光、葛珮帆,有問及「個人私隱」、包括生物辨識資料作保安或監察、引入與內地推行的社會信用體系相若的系統。

有關「個人私隱」,政府如是說:「大數據分析平台旨在提升各部門在分析數據方面的能力,為各部門提供集成資料......這些集成資料不會顯示當中個別人士的身分,設立該平台的目的是促進數據共享。」

個人私隱權,應對不了針對群眾的匿名大舉監控

一個人泄漏指紋、聲軌、步速、心跳、足跡,他本人是無感的,因此他直覺覺得沒有損失。即使細想,也無法推斷那些「生命細節」,為何會成了值錢的資料?為何會有人使用?別人使用了,將會對自己有何損失?因此他若以「個人私隱」去爭辯,只會有口難言 - 因為政權和財團盜取公民的「生命細節」,是比蝴蝶效應更廣更闊的集權。你不知道自己的隱逸瑣事,他們都知道,而且知道千千萬萬個你的瑣事;瑣事形成線索,線索形成情報網,情報網編織成為可以放大縮少、宏觀微觀的「全知敞視社會」。

法國哲學家福柯(Michel Foucault,或譯傅柯)分析了歐洲的「全景敞視監獄」(Panopticon) - 圓型建築的監獄,中庭是燈塔,令囚室由黑暗變成徹底光亮,並有守衛居中。守衛看得見所有囚犯,各個囚犯又能看見其他囚犯和守衛,而監獄內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被盯著,包括守衛。因此,他們最後會自己監視自己。

這是全景敞視主義。全景是使用肉眼,再內化成監控自己舉措的心眼。現在大數據用的,是全知眼,範圍是整個城市(然後是野外),把大地變成監獄。由每秒到每小時,由每日到每月,由每月每季到每十載,商貿區、住宅區、舊樓、市集、學校、廢墟、森林、郊外,所有人的去向、金錢的流動、情緒的起伏、人與人之間的密況、公眾隱訊......都一一透露在政權和財閥面前。此乃歷代暴政望塵莫及之事。

憲政更新:納入「公眾隱訊權」

一地政府,或某個機構,可以用傳統的統計學研究社會,但是收集的資料有上限;他們無權以無孔不入的科技掌握人間隱訊。已行憲國家,在憲法寫成之時,根本未預想過,政府和財團竟然掌擁儼如上帝的全知權力,究竟是甚麼一回事?這些大數據、人工智能,都是在憲政以外,因此就算修憲也難以解決。掌有大數據的科技公司,要由政府監察;政府要有同等技術才能監控,但誰來監控這樣的政府?當人人都是上帝,該怎樣監察才好?

這是個人私隱的層面嗎?對於個人的私隱權,「保障」是勉強能引用的概念。我們只能陳述,人民有「公眾隱訊權」:政府和任何機構無權察知全景社會的密況,因此無權收集人民的「生命細節」。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85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