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不能蓋過公義──以Betty事件為例

同情心不能蓋過公義──以Betty事件為例


香港人的同情心,舉世知名。每當遠方有天災人禍,香港人總是踴躍捐輸,不甘後人。路上見人有難,港人定必八方馳援。這種惻隱之心,與北方某大國人民見死不救的冷漠,形成鮮明對比。但過猶不及,事事標榜同情心,並以之凌駕其他價值,最後定必作繭自縛,陷入進退失據的境地。

以在面書上大談自己8歲偷渡來港「家庭團聚」那位 Betty 為例,活脫脫就是一個「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式勵志故事。Betty 8歲偷渡來港與居港的家人「團聚」,事後向入境處自首。在面書中,她自稱如何捱過了入境處官員的「批鬥」,經歷一段時間的「鬥爭」,終於成功地取得一張行街紙。及後在社工和熱心人士的幫助下,一路升學,最終入讀港大醫科。縱然香港是令她能夠成就夢想的地方,Betty 面書的留言不見得對香港有莫大感恩之情,反而怨毒之言躍然紙 上。面書的留言經廣傳後,同情心滿瀉的大愛港人紛紛畀 Like,甚至對譴責其偷渡違法行為者冷嘲熱諷,指譴責者自卑感作崇,妒忌人家的能力和成就云云。

縱觀 Betty 支持者或同情者的理據,不外乎以下幾項︰

一、Betty 偷渡時係8歲小孩,可免刑責。而入境處亦已運用酌情權不予遣返。觀乎 Betty 家人長居香港,基於人道立場,應予團聚之權利。

二、大學學位乃有能者居之,人家有能力獲港大醫科取錄,係人地能力出類拔萃,話人家搶你港人學位係自卑感作崇,係失敗者既表現。人地有能力入讀醫科,將來對社會大有貢獻,你班廢青識條春咩。類似理據,同樣適用於討論 Betty 能否算是香港人這個問題上。

而歸根結底,Betty 事件牽涉到的問題,係 Betty 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義,是否應該被鼓勵的問題。當然,對於以成敗作為所有事情衡量標準,認為過咗海就係神仙既人,無需要再睇落去。下面所述,只係略表一二,畀關心公義既讀者朋友參詳思辯。

首先,Betty 偷渡的刑責可免,這點無庸置喙。法律上10歲以下兒童的違法行為可免刑責,但其行為是否合乎公義又係另一個問題。單程證制度的設立,就係畀大陸出生的港人依法家庭團聚的合法途徑。Betty 作為超生嬰兒,固然與單程證配額無緣,但是否代表偷渡行為本身是正確而合乎公義?錯的是中國的一孩政策,不是香港的法律制度。但 Betty 對香港入境處職員和法律制度的怨恨,可謂充斥整篇面書留言。觀乎 Betty 小姐的留言,可謂視程序正義為無物。反而對實行一孩政策的始作俑者中國政府,看不到 Betty 小姐流露半點不滿。是因為香港人軟弱可欺?是因為中國政府夠惡敢怒不敢言?這種欺善怕惡的思維本身,就非常之 Chinese。

有謂偷渡的不只 Betty 一人,今日不少香港人的祖輩父輩都是投奔怒海而來落地生根,因此不應「歧視」偷渡客,不應針對 Betty 一人。持這種論調的人肯定沒有熟讀香港歷史,又或者他們八九十年代時肯定不是在香港長大。抵壘政策是1980年以前的事,以後港府係採取即捕即解政策,因為當時英治政府已經意識到大量偷渡客對香港帶來的人口壓力和治安問題。就算 Betty 因為年齡原因免負刑責,也絕不代表偷渡是正義,是值得嘉許的行為。

而縱觀 Betty 的面書留言,佢偷渡來港的目的,除了「家庭團聚」,就是成就所謂「夢想」──成為一名醫生。香港史上的偷渡潮難民,大都是逃避北方暴政而避秦南來,以往港府收容這些難民,是基於人道立場,港府和港人有無此道德義務,尚且值得商榷。何況 Betty 不過有一己「夢想」冒險偷渡?

同理,支持 Betty 的大愛左膠所依賴的,不過係一己的同情心。康德早已明言,同情心本身,並不能作為建立道德法則的基礎,因為同情心人言人殊,就算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身心狀態下,不同環境下的同情心也有不同,容易被一己偏見所蒙蔽。正如大愛左膠咁關心Betty,為何又不見佢地大力聲援喬寶寶?大愛左膠的同情心,只係一己偏私,唔係普世價值。康德的道德法則,首重在所有環境,所有條件下言行一致,大愛左膠恰恰相反。大愛左膠肯定這種為「夢想」冒險偷渡的行為,本身已係置偷渡者人命於不顧,違反他們高舉人性的人本立場。

然後講到大學學位是否有能者居之的問題。大學學位,除了單純的成績比拼之外,仲係一種肯定學生學術成就的一種回報,一種榮譽。一般而言,大學學位的頒授,係以成績作為主要標準。但現今越來越多大陸學生進佔本地大學,嚴重程度去到影響到本地學生入讀的地步,大學是否單以成績作為取錄標準實在值得商榷。在 Betty 事件中要留意的,是醫科學位與畢業生的醫療職位的關係。在香港,醫生這一行,是行業壁壘相對來講非常高的一行。如果醫科學位可以開放畀非本地人入讀,為何醫生一行又要設立諸多壁壘,不向世界各國開放?邏輯上應該兩者皆開放,或兩者皆設壁壘。無視醫生行業就業壁壘重重,單以醫科學位能者居之作為理據,無論如何都講唔通。

而本地大學的存在究竟係為達到咩目的?除咗學術成就,科研成就外,本地大學是否還有照顧本地學生入讀權利的社會責任?本地大學均受公帑資助,有本地納稅人供養,這些大學才有今日的成就。我很好奇,在外國有沒有一所大學是要跟全世界的學生競爭,單以成績論英雄,完全不用顧及本地學生入讀權利?而為了國內的族群融和,美國大學甚至在取錄上有一定的族群比例,曾經有白人學生因為此原因名落孫山而入稟法庭,指之為「逆向歧視」而遭駁回。顯然,學位分配的公義,除了單純成績之外,應該還有其他因素。

以上問題,不一定有單一結論。Betty 事件之所以引發巨大迴響,不是甚麼港中矛盾,族群歧視,而是 Betty 的人生歷程,實在與一般香港人心目中的公義標準有莫大距離。大愛左膠單從同情心出發,以為以一己同情心就足以凌駕其他價值,壓制其他討論聲音,無疑只係管窺蠡測,坐井觀天。


(截圖由本報專欄作家玉蝴蝶提供)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