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賽科技執法只適用於簡單爭議

球賽科技執法只適用於簡單爭議



歐洲各地主流聯賽都相繼重開,其中德國及荷蘭季前牙較戰超級盃,都嘗試引入VAR科技執法,但不少即場觀戰的球迷,都對新安排感到混亂,當中以荷蘭超級盃情況最令球迷坐過山車。

荷蘭超級盃由飛燕諾對維迪斯,在下半場54分鐘,有維迪斯進攻球員在飛燕諾禁區內被踢跌,但球證未有吹罰,並示意比賽繼續,當時領先一球的飛燕諾隨即反攻,並且成功破門。及後球證使用VAR系統協助執法,推翻之前的判決,認為維迪斯應該獲判十二碼,並裁決飛燕諾的反攻入球無效,結果維迪斯憑前曼聯後衛畢特拿主射極刑追和。飛燕諾一來一回由贏2:0變成被追和1:1,但最終他們仍在互射十二碼階段勝出。

至於德國超級盃賽事,拜仁慕尼黑在比賽末點的「波子機」式入球,也要勞煩VAR系統去決定入球是否有效,擾攘多時之後比數無被推翻,德國波罕有地出現了4分鐘補時,拜仁亦得以在互射十二碼階段擊敗多蒙特捧盃。

VAR系統雖有助解決爭議,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毫無疑問是拖延球賽節奏,荷蘭超級盃的事例亦明顯不夠當機立斷,觀戰的球迷亦看得無癮。

如何不拖延賽事節奏,肯定是推行VAR執法的最大難題,個人認為,科技執法只適用於一眼就看得通的情況,例如是否越位在先或錯判越位,又或是皮球有無過白界。事實上,德國超級盃的「波子機」式入波,起碼要花時間翻看3至4個不同角度,才能勉強看到是否有人犯手球,實際比賽時間肯定會減少。

(FOX片段截圖)

荷蘭超級盃情況:


德國超級盃情況: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