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商與戲院的權力遊戲

發行商與戲院的權力遊戲


今次不講戲院末日,反日鑽深一點,去講戲院經營之難。

十年前業界曾出現這個想法 - 《復仇者聯盟》一類超級英雄系列大片取得史無前例的票房佳績,《阿凡達》與《變形金剛》等CG動作大片證實戲院無可替代的官能享受,戲院從2000年代萎縮中復甦。單從數字觀察,的確是,參考香港影業協會公開數字,香港票房收入由2010年至2019年間上升四成至港幣19.2億,全港戲院數目由2013年至2019年增加兩成至五十七家,螢幕總數達二百五十七張。除大埔外,現在每區都有至少一家戲院。

業界共識是,發行商與戲院對分戲票收入。發行商宣傳電影,戲院則宣傳服務與視聽享受,各自努力吸引觀眾入場。兩者權力均等,隨便一方越權(如杯葛行為)均會招致反效果。但2010年後,《復仇者聯盟》系列創造史無前例的票房高收入,令權力天秤傾斜。2013年,《鐵甲奇俠3》上映,收購漫威不久的迪士尼要求65%的美國票房分成,招致AMC等院商拒絕網上售票,幸好最終回復50/50分成而和解。但從這刻開始,可見發行商影響力逐步上升,如要求戲院安排設備最好的影廳與放映時間,甚至要求戲院「獨佔放映」。香港尚未有發行商增加分成的案例,但要求排片優待則確實有發生。

其實戲院沒有拒絕的餘地。尤其是面對迪士尼,因為拒絕要求而被「放生」的話,將失去眾多賣座系列大片的排片機會;戲院被大片主導,就需要不斷提升設備吸引觀眾(為YouTube和串流平台世代提供理由,回到戲院)、消除中小獨立製作上映虧損的風險,變相增加成本。至於戲院裝修與設備的投資,回報以年月計,所以一般戲院中標後都要跟發展商簽下十年或以上的合約,並不時更新裝修及硬件。與此同時,地產商亦會因為票房收入上升加租,同時人力成本亦隨通脹而上升。Cinema City朗豪坊一類戲院正是如此,單是月租已達港幣六百萬,必須靠大片維生。

1948年美國的反壟斷「派拉蒙官司」(Paramount Decree)後,確立了戲院與片廠分家的現代模式;但今日迪士尼獨大,環球與華納的戰略合作將打破平衡。細心一看,香港亦有類似變化 - 環球與迪士尼分別自立門戶,前者與華納戰略合作,後者吞下霍士,2000年代的市場大手安樂(代理環球、Sony Pictures及霍士)及州立(代理迪士尼、派拉蒙及夢工場),剩下荷里活巨頭中較弱勢的片商代理,缺少代理費用分成,戲院又同時面對高度競爭;按道理票房上升與票價增加,戲院理應改善收入,但實際上全港戲院數目增加,更多對手分餅。2018年就曾出現整體票房增長,但一定數量戲院比對2017年收入卻下跌之現象。

戲院選片同質化、營運成本攀升、串流平台普及,令經營戲院的風險與難度隨之提升;社會動蕩和武漢肺炎般的無預警災難,使大片廠推遲大片上畫日期,就令戲院「牙痛」。幸好有《天能》和《鬼滅之刃》,否則戲院死得!談到UA院線,即使K11 Art House租金「只需」兩百萬左右,但如此經營模式下,沒有大片又怎能維持?怎樣收回超高的硬件投資成本?

結果,不足十八個月便壯士斷臂。沒有大片撐場,戲院又可倚賴獨立電影嗎?答案是很難 - Netflix和其他串流平台已步步進逼,發行商買片愈見困難;戲院最後還得倚賴大型發行商。若片廠重點發展串流平台,把品牌作品搬到網上,品牌作品追隨者又會跟著走,本來弱勢的戲院就得用更多策略留住觀眾了。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91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