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計劃:換血太慢,直接換腎

大灣區計劃:換血太慢,直接換腎


今年6月,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於一次立法會大會中,就「選舉安排檢討事宜」向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要求讓在大灣區居住的港人,在港府駐大灣區的辦事處投票;局長聶德權在回應時並無直接否定,反而表示要仔細思考運送和管理票箱等措施,以及跨區投票涉及修改相關的條例和法律。他更明言2020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時,部份措施可以有機會實施。換言之,「跨區投票」的想法幾成定局,問題在於何時落實而已。

從選舉角度去看,「跨區投票」可以直接降低建制派「配票」或「種票」的成本。過去的立法會選舉裡,主流媒體已經多次揭發互助會、街坊福利會以及親建制組織涉嫌種票。例如於2016年年中,一名大陸婦被控告偽造文件罪,涉嫌收集13名親友的個人資料登記做選民,以求加快成功申請居港權;同年的人口數據顯示,自主權移交以來,經單程證制度來港的新移民人數約89萬5千人,估計至2046年將達230萬,即超過四分一人口,理論上可供中聯辦有系統地指揮投票。

站在政權的角度看,現實中可能還有一些變數。譬如,不少大陸小資或二、三流權貴已不屑居於香港,厭棄居住空間太少,人多車多,因此選擇搬回大陸居住;另外,亦有一些大陸政府眼中的「低端人口」來港家庭團聚,但驟見生活艱難、捉襟見肘,一家上下須屈居於劏房,或被視為「N無人士」隱居於鬧市。上述這些人,對政權而言,較難組織及動員。故此「跨區投票」既可減省前者催票、配票的成本,且隨著大灣區發展,吸引後者回大陸居住,其生活狀態由隱性轉為顯性,但仍擁有香港居民的投票權利。

因此,建制派著力發表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意見,甚至撰寫建議書提交予中共法改委,皆非空穴來風,或單純的政治表態。它具有長遠加速兩地融合的戰略意義:人口換血需假以時日,但若遇上經濟或政治環境動盪,人口會因社會動盪而流動、流失;為社會系統「換腎」卻是一了百了,因為它從地理上打破港人身份的具體界線,製造大量抽離於香港社區的大灣區人,直接移植香港的重要器官連接中央的大腦,從而吞併香港。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9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