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運動未完,政客們憑甚麼打選票主意?

佔領運動未完,政客們憑甚麼打選票主意?


有些政客,好像搞錯了民眾、政治和政客的關係。

追源溯本,代議式民主的前設是減低交易成本,因為商議式民主要求全民參與,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樣的心力,而且太多人參與的話反而會阻礙決策,於是出現代議制,利用選舉授權某些人士議政,並為管轄區域進行決定。

所以,政客的誕生,是源於民眾的授權。推而論之,政客推動的一切政治運動、宣傳及推廣,基本上都由人民(或「支持者」)授權許可;要不然,沒有人民授權,沒有選票、認同、人力及物力,政客都不過是穿了西裝的維園阿伯;或者,他們甚麼都不是。

既然政治是以人民為依歸,那政治運動(或社會運動),就必然以人民為主體,以人民要求的目標出發。在仍是現在式的雨傘革命中,為何我們在每天上街,每晚瞓街呢?理由相當簡單︰爭取全民參與的真普選、立法會廢除功能組別、梁振英及其「班子」立即下台。目標未達,我們不會輕言撤退。今次佔領運動出現了較以往不同的情況,民眾意志堅定,偏偏政黨左搖右擺,一邊試圖操縱群眾,一邊又想借群眾爭取政治利益,最後被群眾唾棄,只能默默地在旁觀察,或在警崗前做張「護身符」鎮住警察。

人民力量的陳偉業,日前竟然向傳媒表示佔領運動會催生更多激進派組織,將來選舉有可能分薄其所屬組織的票源。政客怎可能在現階段計算將來選舉得失?在這時候已計算的人,明顯僭越了他們應有的地位。佔領運動不是搞演唱會,參與者無分你我,沒有階級之分,怎可能單純把大家當成小粉絲,然後計算個人利益呢?若然這樣,就很容易出現「見好就收」的惡劣後果,政客一旦以為「儲夠票」便叫停運動,群眾甚麼也沒有,白白付出一切為某某抬橋造勢,令運動重拾舊日「落雨收柴」,半途而廢的混沌。

更何況,從政者怎可能將人民(或甚社運參與者)當成是個人資產呢?怎可能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獨成「獨家村」,口口聲聲指控某某「搶客」呢?這種人水平之低,簡直令人汗顏。

群眾記住,社運屬於每一個人,沒有人可以(或有權)在這一刻收割成果,或把大家當作宰羊牯,只要你們都在,這場運動就能維持下去。面對還未有成果便刻意計算得失和未來選票的「政客」,不要憤怒,只要無視他們便可。沒有你們支持,他們甚麼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