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重讀牟宗三(下)

亂世重讀牟宗三(下)


牟宗三《五十自述》,〈文殊問疾〉一章寫道:「有情既病,我即隨病。有情若愈,我亦隨愈。」

此是菩薩心腸,亦是菩薩境界。已獲轉依,身心安暢,或病或愈,方便自如。然有情淪於生死,實實是病,是一層。菩薩已得解脫,現身有疾,又是一層。此兩層間欲轉未轉,而有虛脫之苦,此是落於虛無之深淵。

近日香港亂局,更覺「有情﹙眾生﹚既病,我即隨病」之痛感,這也是牟宗三經常說的存在實感。

五十感懷,孔子有五十學易之願。亂世讀易,深感孔子所言:「五十學易,可以無過。」《易經》是一部亂世之書 ── 身處亂身修心之書。

《易.文言》有云:「閑邪存其誠。」意謂防範邪惡以保持內心真誠。唯有與邪惡勢不兩立,才能保存真誠,講自己相信的話,言行一致。港共官員與「閑邪存其誠」正好相反,滿口胡言,招邪見其僞。

儒家重視真誠。「閑邪存其誠」是行動上之誠,修辭立其誠是言語上之明,誠而明才能言行一致。儒學難講,讀《孟子》首先碰到的問題:如何能證明良知?

對準港共殺人政權 不容警方肆意打壓

當代新儒家有一著名學案,是由牟宗三親口傳述下來,而且在其授課時一再申述,指點學生,甚麼是生命的學問?甚麼是存在的實感?常以此作為最佳案例。

話說當年在北京大學,熊十力與馮友蘭論辯良知的一則儒門學案。

牟宗三大學時代師從熊十力,大學三年級時聽到熊十力與馮友蘭關於良知的辯論,熊十力駁斥馮友蘭認為良知是個假定此一說法,並力主良知乃真實的呈現,是可以當下自覺、直下肯定的。牟先生深受撼動,事後在《生命的學問》中如此描述他的感悟:「良知是真實,是呈現,這在當時,是從所未聞的。這霹靂一聲,直是振聾發聵,把人的覺悟提升到宋明儒者的層次。」

結果,認為講良知屬假定說法的馮友蘭於1949年後徹底投共,成為著名的中共「四大不要臉」之一。近年港共亂政,「不要臉」的名單不斷增加,亦不斷有人送上投名狀。例如,前警務署長曾偉雄公開說過,講良知好危險,因為大家對良知的標準不同 - 近日警隊徹底腐敗,其來有因。

國師陳雲在面書說:「太子站有無殺人?關於謠言、闢謠,查證(fact check)之類,談一下科學的哲學 …… Fact check這個熱潮,該是共產黨用來瓦解社運界裡面各種派別之間的信任用的。」

不用Fact check。我相信,故我存在。正如良知的呈現,不能Fact check,也不須Fact check。馮友蘭說,良知是一個假設,熊十力即拍枱大吼:「良知是呈現,不是假設!」牟宗三回憶,就是熊十力這聲如獅子吼的震動,將他從西方邏輯,帶回存在的實感。

牟宗三於十九歲入讀北大,當時年青人對共產主義趨之若鶩,他卻從邏輯理性立場出發反對,並於廿二歲發表第一篇文章〈辯證法是真理嗎?〉,內容就是反共。

牟先生逝世翌日,其講詞〈在中國文化危疑的時代裡〉刊於報章,是其一生反共的終結。

「我們不贊成共產黨的魔道,這裡並非國民黨與共產黨兩黨的問題,而是共產黨的本質就是個魔。對治共產黨要靠理想性,恢復人性,常道。」

牟宗三畢生反共。由廿二歲發表第一篇文章開始,到逝世前最後一場演講終結,始終如一。中共改革開放後,大陸各方曾經多次邀請牟宗三這位哲學碩儒到訪,甚至以專門舉辦有關其思想的研討會,但牟先生全部拒絕。他不止一次說過,只要大陸放棄馬列主義的意識形態,他馬上回去。由此可見,這位哲儒對於華夏文化與人性價值的堅持,至死未變。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75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