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洋達:本土非回望97前生活,而是追尋理想生活形態

黃洋達:本土非回望97前生活,而是追尋理想生活形態



熱血公民首領黃洋達今日(3月16日)下午出席公開大學時政論壇,討論議題為「港人要自主,本土是正途?」,同場出席嘉賓有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及港大《學苑》前編輯李啟迪。黃洋達認為廣義上港人要自主,本土是正途沒人會反對,但爭議是港人身份問題。

黃洋達指出,陳雲以城邦重新定義一國兩制,《學苑》則以港人是獨立民族肯定自主,兩者的共通點是要同中國劃出一條界線。對於本土意識抬頭,黃洋達認為是源於主權移交後大陸的入侵,中共影響生活各層面,令香港價值改變得「大陸化」,從而令港人討厭大陸人,不是因為出身地點,而是排拒現時「中國」背後文化價值觀,因為大陸經歷文革、改革開放、六四事件摧毁後,已失去傳統中國文化價值觀。黃洋達續指,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出發,香港是接受華夏及英國文化的雜交,衍生出現時的香港價值。

對於現時的本土論述,黃洋達強調不是要追溯主權移交前的生活,而是追尋理想的香港生活形態,奈何現時不斷受中共的干預,如不抗拒難以找到真正的香港價值。

由傳統的和平集會模式,演變成去年的雨傘革命,再到近期的光復行動,黃洋達就批評傳統民主派仍停留在中英聯合聲明期間的民主回歸論,已經不合時宜,加上泛民推動政制改革無成果,跟隨舊有抗爭模式面對中共難以找到出路,令年輕人厭倦,結果導致抗爭者全面否定與中共的關係與連接,行動訴諸與中港關係有關的民生議題。從近期的光復行動,黃洋達認為是社運出現泛式轉移,從空泛理論、口號,轉為針對可見的事採取行動,如水貨客。

對於吳文遠對「建設民主中國」與爭權港人權益無矛盾,並對反水貨行動的批評,《學苑》前編輯李啟迪李啟迪就批評吳文遠對本土主義和《民族論》的理解是「全錯」。李啟迪表示,因為「水貨客」是Part of invasion(侵略的一部份),干預香港人的生活秩序,是文化入侵的士兵,阻止他們就是對準「作戰核心」,是最直接的方法。

李啟迪又駁斥,香港的本土思想是建在對香港的愛,而非如吳文遠所講建立在「仇恨」之上,「建設民主中國」不可以是香港的政治理想,因為沒有逃離「中國賜民主給香港」的思維,而中國是一個具侵略性的帝國。他舉出強世功的著作所述,中國現在仍是一個有邊陲和中心的帝國,它只有不斷向外侵略(不論是文化、領土、經濟)才能維持合法性。而「建設民主中國」代表中國可得到十三億人的授權,可以取消一國兩制,對港人不利,李啟迪表示只想為香港貢獻一份力。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