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氏漩渦」:四十年的危機.動員.選舉.勾結

「司徒氏漩渦」:四十年的危機.動員.選舉.勾結


立法會「明共」以外多個政黨,是選民思變與守舊的思慮留下的歷史軌跡。這道軌跡,不是線性發展,不是由落後的出發點,邁向進步的目的地,而是漩渦型,由海闊天空而不斷兜團,走向「同心圓」,然後動彈不得。這個漩渦現象,持續四十年的現象:「司徒氏漩渦」。

「司徒氏漩渦」四個階段

階段一 社會危機:社會出現危機,例如動搖自治、打擊普選進程的惡政;
階段二 瓦解動員:大規模動員出現,民主派搶奪領導,再從內部破壞,或從外打擊,瓦解社會動員 ;
階段三 訴諸選舉:民主派把群眾情緒,收集在選舉工程;
階段四 議會勾結:民主派在議會以各種迂回議事策點,與建制派黑白配合。

民主運動四十年,四輪「司徒氏漩渦」

危機、動員、投票、勾結的過程,形成一輪「司徒氏漩渦」。危機,主要來自外在,但內在危機,卻把外在危機擴大。

然後到了另一個「司徒氏漩渦」,再出現觸動群眾的社會危機;未有觸動群眾的惡政,則在無聲無息中通過。

「司徒氏漩渦」,由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前途未卜,經過九十年代六四屠城後面對九七,再而千禧年特區成立,然後千禧後兩個十年,赤化加劇,橫跨四十年。四十年裡,一次次社會危機,一次次社會運動、思潮起伏、政治覺醒,化成一次次立法會的民主派當選立法會,結果一次次維持政權長久認許的反對派,以及政權穩定的管治聯盟。四十年裡,一如前述,「司徒氏漩渦」,共有四輪:

第一個漩渦:是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民主派由香港前途和六四危機,再而提出民主抗共,然後當選而與政府和商界組成管治聯盟,對外更游說美國讓中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第二個漩渦:由二零零三年到二零一二年,民主派由廿三條立法和七一遊行,乘著七一效應當選,再而支持官商勾結的私有化,支持跨境基建,以及通過偽政改方案。
第三個漩渦:在二零一二年至二零一六年,泛民主派以抗擊「五區公投」公民運動去取信中聯辦,在選舉受到狙擊,最後以「含淚投票」存活下來。其後在會期內支持中港經濟融合,維護中共向香港殖民,同時對雨傘革命、本土社運、本土論述的中港區隔之主張,大加排擠和攻擊。
第四個漩渦:二零一六年至二零二零年,泛民再獲選民授權,然後在議會多番支持政府撥款、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借貸、支持大灣區,自行瓦解了逃犯引渡條例修訂的議會抗爭,又提出「血債票償」等選舉口號,在多次社會行動煽動市民魯莽行事,犧牲市民換取選票,對外又勸阻美國制裁香港。

社會危機、瓦解動員、訴諸選舉、議會勾結產生的破壞,來自民主派取得「代表權」和「取代權」。內在危機而言,民主派在社運和選舉,取得了「代表權」和「取代權」,會將外在危機擴大,同時賠上抗爭和變革的機會成本。

四個漩渦,源於加入四十年民主運動、不同世代之人民,把「代表權」和「取代權」,在選舉、社運、捐款、購買行為之中,都交給了泛民。錯誤的「代表權」,就是讓泛民代表了反對力量。泛民先經過搶奪社運,要求團結而不容分立;後經獨佔選票,要交選民繳權而非授權。可是他們取得反對聲音的代表權,卻同時也代表管治聯盟。

「司徒氏漩渦」源自港人 檄出「代表權」與「取代權」

伴隨錯誤的「代表權」而來的,是錯誤的「取代權」,就是泛民代表了進步力量佔據議會、社運、國民外交的代表權,隨之就是取代了所有的變革方向。但泛民卻以空洞政治理念壟斷公共論域,以迂迴議事策略壟斷反對派位置,以糾察主導社運。最後,香港賠上的,是四十年變革的機會成本、爭加了抗爭成本、犧牲了一代又一代的社運先驅。

建制派,是擁有政權的「代表權」而運作議會機器,但他們是沒辦法代表和取代社會的進步聲音。只有司徒華衍生出來的泛民主派,才有本事一方面代表部份政權、商賈、專業利益,同時代表和取代民間反對力量,長期而持續的把進步力量的機會成本,吸納成政黨的選票。建制派,是外來的入侵性病菌,禍從口入;泛民主派,是內發的細胞病變,是為癌症。

「司徒氏漩渦」:時間線、光譜、利益、空想、情感、統戰

此乃「司徒氏漩渦」。「司徒氏漩渦」,是一條香港赤化時間線,反覆而下旋的時間線;司徒氏漩渦,也是重重社運漩渦,把抗爭和變革力量捲到海底壓碎;「司徒氏漩渦」,也是政治光譜,非藍非黃,是灰色一大片,把光譜變成政治暗譜;司徒氏漩渦,也是個政界經濟生態,以捐款、撥款、薪津、社運訟費、業界利益維持;「司徒氏漩渦」,是夾纏著「民主中國」、「民主回歸」、「普世大愛」等的一堆空想;「司徒氏漩渦」,是糾結的情緒結構,盡攬政治悲情和夜郎自大,要人民浸泡其中,思考行動不能;「司徒氏漩渦」,是共產黨安插的統戰位置,代表和取代香港的有生力量、改革力量、反對力量。

這種漩渦,由司徒華畢生與共產黨的糾結開始。他的人生漩渦,放在政黨而擴大,就是「司徒氏漩渦」了。

《選票使用說明書》購買連結:
https://store.passiontimes.hk/products/9789887983811

(圖片來源:laihiuyeung ryanne|CC BY SA 2.0)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83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