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女大翻身──真正沒「裡」的改造過程

沒女大翻身──真正沒「裡」的改造過程


《盛女大作戰》令「盛女」一詞成為社會熱論後,TVB 食髓知味,又再拍《沒女大翻身》,顯然就是要老調重彈:先將「沒女」塑造成人見人憎、厭惡、噁心的代名詞,然後突顯某一些女性的缺點(被歸納為「七宗罪」),套用到這些看起上來條件比較差的女性(其實都是素顏後的大眾臉,增強觀眾的認同感),再經節目的導師教練「改造」後重新做人,生活美滿──觀眾驟看上去:這不錯喔,既可自我發現又能改變壞習慣,這到底有甚麼不好?

或許我們應該先問:怎樣才是好?標準到底在哪?

且看 TVB 怎樣定義「七宗罪」:

「節目中的七位女主角之所以成為『沒女』,原因與她們沾上了『七宗罪』有關:分別是懶惰、自私、『惡妻』、自暴自棄、品格欠佳、『鄉味』過盛,以及其貌不揚。」(節錄自官方節目介紹

相信《盛女大作戰》的製作群是參考聖經定義的「七宗罪」來定立的:懶惰、自私……但以後的就越看越不對路:其貌不揚都是罪。或者會有人為節目開脫:這並不是指律法或道德上的「罪」,這是因為世人眼光太過膚淺,才會將這些定性為「沒女」的原罪。但我想問的是,怎麼就是要跟著別人心目中的走?怎麼要急著脫「罪」?

其實之前 TVB 的真人秀系列裡,男女角色就是這樣被定型:就好像之前的《盛女大作戰》,男的就被人說賤、重外表,女的就被人說愛講是非、明爭暗鬥。最後呢,就是強調有某種不好性格的人被排除出去,然後脫穎而出的,就是肯「放下身段」,跟隨遊戲規則玩的一對對才是遊戲贏家。而《沒》節目中的某個「聲音形態導師」,劈頭就說「沒女們」說話完全就犯了人類的錯誤──說得太快太慢都不行。那是不是要每個人的說話模式都要按著一種腔調、一種速度才合格呢?然後每一位專家就說他們心目的一個標準,到底出自各位專家手下合成的「作品」會是怎樣?

令筆者奇怪的是:TVB 老是強調正確的人生價值、甚麼擺脫負能量要自信,就連甚麼聲音形態導師、專業企業教練都動用了,為甚麼就不能製作一套傳揚「活出自我」的人生價值?而是硬要把一群本來已經活得沒有自信的參賽者跟著別人的腳步,徹底否定那原先本來的自己,然後再請那些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專業」形象的所謂教練,最後套上同式同款、符合社會規範卻失去自我的面具!

這種「啤」出來的人生,固然讓「沒女」徒添幾分虛榮:看外型打扮談吐是可以加幾分的,但經此以後,被身邊人稱讚兩句,把以往的人生都抹殺掉,連自我都「沒」了,成為真真正正沒有自我想法的「沒女」。她們的所謂「脫變」,也只能淪為谷高收視的一個城中話題。

(「沒女」一詞與「小三」均來自中囯大陸。而試圖以村姑宣揚「同根生」不在這篇寫了,且看往後集數拭目以待。)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