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文化交融的秘魯菜

體驗文化交融的秘魯菜



前文略談過日式秘魯菜(Nikkei Cuisine)的緣起,擱筆之時,仍有意猶未盡之感,旋即在灣仔找來一家秘魯菜餐廳,以解口腹之欲。

在十五世紀,即現今秘魯的庫斯科市,為昔日印加帝國的首都。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歐洲列強勢力席捲美洲。隨印加國王猝逝,引發奪嫡內戰,加上當時傳染病爆發,與及軍備水平的強烈差異,西班牙輕易地瓦解了這文明古國,並展開其後數百年的殖民統治。同時,亦向當地傳入歐洲的飲食文化,包括食材選用,醬汁變化,燉煮烤焗等烹調技巧。

及至十八世紀末的晚清時期,秘魯脫殖立國,急需輸入大量勞動人口開發國家,逾十萬計華工,在不知就裡的情況下,被「賣豬仔」至當地任苦力。少數能夠捱得住合約期煎熬的華工,在獲得自由後,未有選擇回國,反而留於當地落地生根,逐漸建立起華人社區。而中式的烹調技巧及廚具,亦得以在當地流行。時至今日,秘魯街頭不難見到名為“Chifa”(華語音譯「吃飯」)的館子,供應近似中菜的菜肴。

秘魯菜揉合了中、日、西班牙菜的烹調特式,容易讓人產生食fusion 菜的感覺。撇除外來的飲食文化衝擊,秘魯自身亦是農產品豐富的國家。單是馬鈴薯的品種,就已經超過二千八百款。同時盛產辣椒,甜椒,粟米,藜麥等農作物。所以在當地菜式中,農產品往往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灣仔的El Mercado 正充份發揮上述觀點。造訪當天點了三份午餐,每份包括自助沙律吧、湯、餐包、凍檸茶,一款主菜及甜品。沙律雖以自助形式供應,用料卻絕不馬虎。有西班牙風乾肉腸,燒烤過的甜椒,焗粟米粒及南瓜,是秘魯菜常見的用料。而其餘提供的蔬菜,亦非常新鮮爽脆。

當日主菜分別選了烤肉串(Anticuchos),油封鴨腿(Duck Confit)及炒牛柳(Lomo Saltado)。「烤肉串」可任擇牛肉,牛心或雞其中一款。牛心實為地道之選,惟友人嗜牛卻不好內臟,便退而求其次選了牛肉串。串燒火喉控制得宜,肉質嫩,牛味濃,配以香草、甜椒及洋蔥碎製成的青醬,口味清爽,略為平衡了烤肉的油膩感,伴碟為烤粟米及炸蕃薯,都是富秘魯風土原素的配菜。




「油封鴨腿」相信是以中度油温的慢煮方式,先將鴨腿浸熟,再於上菜前以高温烤焗,做到外皮脆口,內裡保留肉汁的效果。鴨腿肉味濃而帶咸香,配菜伴以清新柔順的牛油果,及令人意想不到的芫荽炒飯。在未嚐過這道菜前,絕無想過可以加入大量芫荽碎用作炒飯。其香味強烈而獨特,卻未有喧賓奪主。

「炒牛柳」(Lomo Saltado) 則完全按中菜鑊氣小炒方式,加入洋蔥、蕃薯、車厘茄及醬油與牛柳條同炒。在未進食前,如只睇賣相,滿以為深褐色的醬汁,其口味必與糖醋排骨相近,誰知實際味道卻與「酸甜」毫不相干,純粹是醬油炒牛柳,味偏咸,惟不失濃厚牛肉味。由於在味道上,有先入為主的認知差異,大概形容這道是具秘魯本土特色的菜式,會更為洽當。

綜觀午餐人均消費約為港幣150至200元左右,份量絕對飽肚,食材質素亦是水平之上,惟味道卻未必是大家慣常的口味,相對於厭倦茶餐廳每日千篇一律的貨色,這家餐廳不失為一試之選。

El Mercado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239號21樓
電話:23888009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1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