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後援會的司馬懿之心,路人皆見

佔中後援會的司馬懿之心,路人皆見



和平佔中秘書處(下稱「和平佔中」)日前正式與佔中後援會(下稱「後援會」)割蓆,發表聲明指兩者並無任何關係,希望市民不要混淆。而「和平佔中」強調幾點與「後援會」相異之處,包括不會在元旦就佔領中環、不堅持公民提名。而最重要的是,「和平佔中」只有一個籌款戶口,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和平佔中」這
樣為自己打上鐳射標籤,原因眾所周知,就是提防偽冒。

及後「後援會」急忙回應,用詞錯漏情有可原。有人認為「佔中」二字非專利,人人皆可用之,合法之至;有人認為這是藉「和平佔中」之勢籌款,猶如港視與左翼廿一的紛爭般,以「二次創作」來吸光、吸水、吸民氣,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一般大眾認定的後援會是對該明星(或其他主體,
whatever
)認同、擁戴及支持,方會成立,作背後的強大支援,而且一般都不會涉及任何經濟活動,包括籌款,以避嫌疑。例如有人私自成立一個「香港人網後援會」,然後籌款,聲稱要以款項維持支持該會的支出,「香港人網」又豈會不割蓆澄清,以免肥水他流?

合法惟不合情不合理不合義

而「後援會」不只是在籌款上觸動了「和平佔中」的神經,而是本質上,就與大眾一向認知的後援會有所出入,「後援會」已在其官方網頁中暗示,「和平佔中」很可能會功敗垂成,「後援會」並非出於支持之心,而是監察,和伺機取代(或繼承/接力,
whatever
),像是「和平佔中」的Plan BPlan B的出現,就是反映Plan A的不堪,「後援會」的叵心,昭然若揭,「後援會」與「和平佔中」除了「佔領中環」四個字是一樣,其他的都差不多相異,那不禁另大眾覺得「後援會」不是後援,而是抽後腿,是冀「和平佔中」失敗,然後繼承其民氣,坐享其成。

「後援會」猶如大陸的偽仿品牌,抄襲「星巴克」、「肯德基」,又或如香港的「大家食」,都是「菠蘿雞」—一味靠黐,吸取著名品牌的光,盜取別人的創意和刻苦。然而偽仿品牌仍要靠被仿品的存在而寄生,但「後援會」不同的是,後援會更想在「和平佔中」失敗後,連牌頭都搶去。「後援會」是一條等待主人死後,蠶食宿主的寄生蟲,「和平佔中」急急杜蟲,以保健康。


當然,「和平佔中」本身愈玩愈膠,義士奮起謀求改革完善,本無問題,但伺機奪其名、籌款,就不是合法與否的問題,而是不合情、不合理,是有違道義、於禮不合的問題。以左翼廿一與港視的籌款紛爭作比擬,絕對吻合。


腦殘唔係路,兵柒如虧佬

我不諳歷史,對司馬昭的野心不太懂,但港漫《火鳳燎原》,我倒愛不釋手。


故事乃三國史的二次創作,述司馬懿仕魏多年,對着曹操,又攬頭又攬頸又請你食餅,肝腦塗地,涓滴歸公,為曹操散盡家財,更招攬其他河內商家,但背後卻養着一班「殘兵」、「敗將」為他做事,待曹操辛苦統一天下,就一舉吞併,手到拿來。


今天香港亦有如斯人馬,挾着家財,帶着一班「腦殘兵」,當中有不男不女的小孟、劉阿斗(或劉禪,
whatever
)、一對一肥一瘦的孖寶郭昂張雷等人,表面傾囊相授(按:「後援會」聲明中是錯用成語)、涓滴歸公(但錢不是自己的,是籌得的)、共襄大業,送一個元旦的發兵日期,作為前菜(但戴耀廷不是于禁,沒有領情),而實情是清君側、另起爐灶、草船借箭、偷天換日、吞併大業。這些就是自詡進步民主派,在日光之下人所共知的計謀